我的位置: 文化 > 海上记忆 > 文章详情
【海上记忆】不曾消失的陈行老街
分享至:
 (9)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朱倩雯 2023-08-25 18:09
摘要:陈行在哪里?陈行在浦东。陈行归哪里?陈行归闵行——在上海,有一群说着浦东话的闵行人

陈行在哪里?陈行在浦东。陈行归哪里?陈行归闵行——在上海,有一群说着浦东话的闵行人。

这块行政上属于闵行管辖的土地,紧邻浦东新区,由两个街镇组成:浦江镇和浦锦街道。2015年之前,这里统称为浦江镇。2015年从浦江镇划出来的浦锦街道,是闵行区最“年轻”的街道,但对于居住在这里的本地人来说,他们对这里有个更亲切的称呼——“陈行”。

闵行区地方志记载:明万历年间,浙江陈姓商人在塘口东开设木行,称陈家木行,简称陈家行。清咸丰、同治年间称陈家行镇,光绪年间以棉花、粮食、布为兴,是商市中心,原镇东西街、南北街呈十字布局。

在民间讨论中,陈行的得名更加生动一些:做木料生意的广东商人陈球撑着木筏来到了此地。不料,就在周浦塘河里,木筏散了架,漂得满河都是木料。在当地人的帮助下,陈球打捞起了全部木料。为了感恩当地人的善良,陈球决定就在这里开设陈家木行,陈家行由此叫开了,简称陈行。

在闵行区地方志中,陈行被形容为人才辈出的“穿靴戴顶之乡”,而陈行镇上的陈行老街又是当时整个浦江地区最为繁华之地。老街很窄,也不算长,却高密度地输出了许多人才和文化。能住在老街宅院里的,大多有些来头,连著名演员秦怡都曾来老街上寻祖。

陈行百年双梓树 朱倩雯 摄

1

站在两棵150多岁的梓树面前,“老土地”陈行百货商店老板蔡斌感慨:“这两棵树过去相当茂盛,开花时一片紫色。”如今,梓树枝头有些秃,下枝仍枝繁叶茂。它们也曾险些全枯萎,在2003年左右被抢救过来后才重新展叶。

陈行老街老建筑外围 朱倩雯 摄

秦家玉涵堂宅院 浦锦街道地方志资料

据闵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留住乡愁·浦江篇》介绍,两株梓树是陈行老街西首的地标。陈行的别称是“梓乡”,陈行名士秦锡田自署“双梓村人”,著有《梓乡丛录》。1991年,著名演员秦怡为拍电视专题片《城隍的后代》曾专程来陈行老街,据说见到梓树时曾感慨:“终于寻到根了。”

而陈行人、清代著名教育家秦荣光则在《上海县竹枝词》中这样写道:“一条大木跨塘桥,碑记眠桅雍正朝。双梓参天庙庭立,门前八月咽灵潮。”可窥见双梓当时的风貌。蔡斌回忆,这两棵树原本种在陈行关帝庙的天井里,1949年后,关帝庙一直为陈行粮管所用房,后因各种原因无人维护而被推倒拆除,只留下两棵梓树。

2

根据老陈行人指路,陈行历史文化的另一个活标本,是陈行老街上遗留的几幢近200年历史的清代老建筑。

但寻找老街老宅的过程并不顺利。经历行政区划的分分合合和多次规划,大片老屋早已拆迁,剩下的老建筑周围杂草丛生,门前大锁。附近居民透露,由于年久失修和历史归属原因,如何修缮的方案尚未有定论。

在解放日报历史资料库搜索“陈行老街”,原来,2009年,这处约5000平方米的清代建筑群是不经意间被发现的。当时的报道里说,这是闵行区迄今为止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落,曾组织了一批媒体记者采访。

发现这处古建筑的人群之一是当时的浦江镇文物普查员周曙明。如今已75岁的周曙明还记得:2009年他61岁时,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启动后,一天下午,他和其他普查员实地考察完回到陈行老街,又走进老街一条小弄,忽然看到一处宅院院墙、仪门保存完好,门外青砖门匾雕刻楷书“敦诗说礼”。周曙明顿时眼前一亮,周围邻居告诉他,这处宅院已有150多年历史,他急忙拍照留下资料后匆匆赶回。第二天,他带着另两名普查员一起到老街再次考察,又发现了秦家宅院、胡氏宅院、胡醉楼宅院等4处清代老宅。其中,秦家宅院是上海城隍神秦裕伯的后人世代聚居的地方。

胡氏三寿堂宅院。浦锦街道地方志资料。

陈行的名人里,秦姓顶了半边天。在蔡斌的记忆里,他在老街上的陈行百货商店前身——上海市供销社陈行门市部工作时,工作之余常去秦家祠堂看戏。

如今生活在陈行的83岁的秦大固依然精神矍铄。他从带来的《上海陈行秦氏支谱》中列举了从北宋文学家秦观,到元代政治家、上海县城隍庙城隍神秦裕伯,再到秦锡田、秦荣光、十大名医秦伯未,还收录了著名艺术家秦怡等。

秦大固还介绍了几只精巧特殊的套板葫芦,也是陈行的特产:秀丽的白描绘画、笔力雄健的书法,不是留在纸上,而是“长”在葫芦上。秦大固介绍,套板葫芦的制作方法,即在葫芦初结果时,范以模,使其成各种形式,刻出鱼花鸟及隶篆等书,果老去模后,纹皆透现。明清两代,套板葫芦极受皇室及文人雅士喜爱,但种植难度颇大,素有“千模难出一精品”之说。清嘉庆至光绪年间,秦家葫芦制作精美,成为陈行特产之一。秦大固的记忆中,幼年时家里还有几个套板葫芦和多套清代种植用的套板,是用硬质木材精心雕刻的。

秦家制套板葫芦。朱倩雯 摄

玉涵堂的老物件。朱倩雯 摄

在老街现存建筑里,2009年大批媒体探访时确认,胡醉楼由当地晚清乡绅所造,华丽的仪门上,一块块巴掌大的彩色玻璃镶嵌其中,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色彩斑斓。据文物普查负责人介绍,这乃是清朝时期的“舶来品”,价值不菲,周围更有用牡蛎做成的蛎壳窗。

在闵行地方志中,胡家亦商亦文,开米业、米行起家。胡家和秦家还有些关联,胡家名人、陈行乡乡董胡祖德是秦荣光的弟子,家境富厚而乐善好施,常捐款慈善、教育事业,协助秦荣光办理地方公益事务,还编著《沪谚》暨《沪谚外编》各二卷,收录沪谚近2000则,方言部分列举字形、读法,保存上海地区语言特色,反映风俗民情,是第一部结集的记录上海方言的著作,开近代俗文学研究先声。他还增订胡式钰《胡氏宗谱》,编校梓行《胡氏家乘》及秦荣光《上海县竹枝词》《陈行竹枝词》等等。

4

革命烈士、爱国报人蔡钓徒的老宅就在原陈行老街的西街上。

1938年2月,在上海“孤岛”时期的法租界华立路(今建国中路)法总巡捕房东面,靠近萨坡赛路(今淡水路)的一根电线杆上,挂着一颗血肉模糊的人头,一块白布上写着“抗日分子结果”。后确认被害的是《社会晚报》负责人、陈行人蔡钓徒。

蔡钓徒因为在发表文章时常自署“海上钓徒”,后来就以“蔡钓徒”闻名。他负责的《社会晚报》一再公开报道谢晋元“八百壮士”退离上海而坚持抗日斗争的消息,他因此被敌人视为眼中钉,遭受了日伪恶势力向上海新闻界开的第一枪,牺牲时年仅34岁。上海解放后,人民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蔡钓徒家中遗存的相关物件很少。“百度百科上的太爷爷照片一开始是错的,我特地打电话给百度更正的。”蔡钓徒女儿的孙子叶伟杰还记得他奶奶提过,太爷爷在上海解放后获得平反,再过了几十年,正式送来了一张革命烈士证书。

在上海县志的记载里,蔡钓徒(1904—1938),原名安福,字履之,陈行乡人,在负责《社会晚报》之前,他于1927年到上海南市翁家弄办《龙报》,后又为《礼拜六》撰稿,创作言情小说《花落瀛洲》,是一个结交广泛的年轻人。他早年就学闵行初级师范,后入闵行农校,从这段受教育经历来看,他的的确确是一个“说着浦东话的闵行人”。

栏目主编:沈轶伦 文字编辑:沈轶伦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