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民声 > 上海辟谣平台 > 文章详情
上海人逛街只买奶茶咖啡却不买别的东西?万万没想到,一杯饮料大有玄机
分享至:
 (665)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上海辟谣平台 2023-09-03 12:16
摘要:上海实体商业现状调查③

“买杯奶茶或咖啡,逛逛快时尚的衣服,或者去手机店玩玩样机,然后回家……”一段时间以来,很多自媒体拍视频说,当下流行“只逛街不消费”,并称这是因为“消费降级”——不舍得花钱,逛街时只会买杯饮料。

真的是这样吗?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探访街头发现,小小的一杯饮料不仅不是消费降级,反而有着最新的生意经

“卷”的背后有消费升级

超过8500家的咖啡馆,让上海成为全球拥有咖啡馆最多的城市;比咖啡馆更多的,是被俗称为“奶茶店”的现制茶饮店,从美团数据看,上海的现制茶饮店超过1万家。如此多的咖啡和茶饮店数量, “卷”出了新趋势。

夹在陕西北路和西康路中间的长寿路不到200米,有巴黎春天陕西店和189购物中心两家商场。它们的营业面积均不到5万平方米,属于中等体量的社区商业体,却吸引了超过10家咖啡馆和茶饮店入驻,喜茶、Costa、Tims、Manner、星巴克、M stand、乐乐茶、茶百道等中外品牌汇聚于此,还不包括商场里提供茶饮、咖啡的简餐店。

短短数百米道路上,集中了大约10家茶饮店和咖啡馆,大多比邻营业

住在附近的居民林小姐是这些咖啡馆和茶饮店的常客,观察到“商场店铺调整不断,但咖啡馆和茶饮店生意稳定”的结论。她说,巴黎春天陕西店已经开了10年多,这些年百货业受到冲击,商场一直在调整,商铺开开关关,“但喜茶、Costa、星巴克都是第一批入驻的店铺,始终没有变过;后来的Tims和Manner也已经经营了好几年。”她觉得,这说明咖啡馆和茶饮店“有利可图”:“虽然单价不高,但如果赚不到钱,商家为什么仍在坚持?”

喜茶的工作人员也说,门店开业以来,销量稳定,周边居民、写字楼的白领都是小店的常客,下午茶时段,以及品牌搞主题活动时,订单特别多,“有时下单后,要等上1个多小时才能取茶。”她觉得,虽然咖啡馆和茶饮店数量多,但消费者购买频次高,市场空间仍旧很大,尤其在疫情过后,生意快速增长,“今年七八月的时候,我们有很多店的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00%。”

工作日下午,现制茶饮店的生意非常红火,除了现场选购的消费者,还有大量线上订单

查看不同咖啡馆、茶饮店的菜单,会发现即便是十几元或几十元的“小生意”,也充满了竞争的硝烟:表面看,商家仍旧通过“价格战”招揽消费者,“团购价”“特价”等频频出现在这些小店的招牌上;深层次地,是“品质战”,越来越多的商家在宣传时强调产品质量。 比如,喜茶是较早用“真牛乳、真水果、真原茶”做卖点的品牌之一,如今,越来越多的茶饮品牌都打出了类似的口号。

越来越多的现制茶饮品牌围绕品质做宣传

从业者陈国直言:“这是市场需求推动的消费升级——消费者既看重价格,更看重品质。”他分析,使用真茶、真奶的产品售价要比使用茶粉、奶精的产品高,但这类产品在一二线城市,特别是一二线城市的中心城区、地标区域等更受欢迎;咖啡市场同样如此,消费者希望用合理的价格买到一杯使用“好豆子”制作的咖啡,“对品牌来说,‘高质低价’是对供应链的考验;对市场来说,‘高质低价’未尝不是一种升级——消费者每次出门都愿意花十几元乃至几十元买一杯高品质的茶饮、咖啡,这不是积极的信号吗?”

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教授、上海市市场学会会长陈信康则认为,在当今商业格局中,“高品质生活”能带来购买力,咖啡馆等业态体现了高品质生活的可能性,从一杯咖啡能看到上海快节奏生活以外的多重面相,“喝咖啡可以是优哉游哉、享受生活,可以是激发创意、鼓励交流,可以是海纳百川、博采众长……”

他觉得,高品质生活的特征大致有三,“第一,无形的精神消费的比重逐渐超过有形的物质消费的比重;第二,人们愈发追求个人感受和体验的达成,消费中的跟风现象会有所减少,更多消费者按照个人的主观感受和认知来考虑自己的消费选择;第三,对标国际高水准。”当然,关于何谓“高品质生活”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但世界各地人们对知识、对美、对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实现个人价值的渴望是相通的。这些共通的需求和追求,值得每一位有志于打造更高品质生活的专业人士考虑

既要“小而美”,更要性价比

“高品质生活”带来的购买力不仅体现在咖啡、奶茶上,也体现在上海小店中。前几年,受新冠疫情影响,部分小店没有“撑过去”,但疫情过后,上海的小店经济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活力,从去年第四季度就开始复苏。

美团数据显示,2022年平台录得的上海新开小店同比增速达到7.2%;2023年上半年,月均新增特色小店1万家以上,6月以来开店进一步加速,短短3个月,全市又新添了近5万家小店。美团研究院副院长厉基巍认为,小店是市场经济的毛细血管,快速发展的小店既体现了市场对多元化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也展现出市场购买力对创业者、经营者的吸引力,“如果没有‘购买力’,他们为什么要开店呢?

今年6月,潘雯的第4家小店“潘小烧·云南烧烤”在北京西路云峰剧院旁开业了。新店所在的铺面曾空置很久——虽然位于静安寺商圈且有景观位,但铺面在商务楼二楼,走出电梯后,仍要经过长长的过道。潘雯几乎没有犹豫就租下了这里,“因为在我们开业前,这条路上已经集中了众多小店,人气很高”。果真,新店开业两个多月,已经成为区域里的热门餐厅,周末双休日门口都是等座的人群。

“潘小烧”所在的街区集中了多家小店,即便在工作日夜晚,也很热闹

第一家潘小烧,是2016年潘雯与她云南籍的丈夫“练摊”3个月的成果,“当时,擅长做菜的老公想知道能不能在餐饮业闯出一条路,没想到摆摊的回头客特别多,直接推动我们开店创业。整个过程非常顺利,让我们感受到上海这座城市对小店的欢迎和友好。”

凭借地道的云南风味、时尚的店铺装修,“夫妻老婆店”从1家变成了4家。潘雯也注意到网络上“年轻人不花钱”“有客流却不消费”的说法,但她觉得不太全面,“现在的消费者不是不花钱,而是要把钱花在刀刃上。如果你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正好切中消费心理,不怕没人买单。

潘小烧的人均客单价超过100元,在烧烤店中不算最便宜,但消费门槛很低,五六元的烤串有好几个品种,“即使消费者只点一两根串串,我们也欢迎他们坐在景观位看看风景,慢慢体验。总之,要善待每一位消费者。”

潘雯还说了一个纸巾的故事:有一天,店里来了名消费者,没点餐,只是想要几张纸巾,服务员爽快地给了他。当晚,小店在点评网站就发现,这名消费者因为获赠纸巾而给出了五星好评,“消费者口碑对小店经营非常重要,他今天没有消费,但可能因为我们的服务,下次就来消费了;这个好评还能被其他消费者看到,也许会带来更多的生意。”

工作日的深夜,“潘小烧”的景观位仍旧坐满了客人

她坚信,小店的生命力不会衰退,“形形色色的小店能提供‘淘’的乐趣,人天生喜欢发掘新鲜美好的事物,这是小店存在的价值。也许疫情的影响不会很快消失,但从长久看,机会始终存在,只要做好自己,小店的未来一定会更好。”

在第三方眼里,小店确实要面对变化——既要用“小而美”吸引消费者走进去,但也要放弃那些已被市场诟病的“套路”

李小天是名烘焙培训师,也是小红书上的探店达人,“上海的小店经济很活跃,几天不见,熟悉的马路上又多了几家店。”他还发现,愿意尝鲜、舍得花钱的既有年轻人,也有中老年人,“放眼全国各地,上海的‘阿姨’‘爷叔’绝对是最时髦的消费群体。我探店街采时,经常能遇到打扮光鲜、谈吐高雅的‘阿姨’‘爷叔’在吃下午茶。”

对于部分自媒体唱空实体商业时用“小店倒闭”举例,李小天认为要客观看待小店开关,不能简单归结为外部原因,也要找内部原因。他探访过很多“网红烘焙店”,见证了它们红极一时,也注意到有些已经昙花一现,“不能一味地追求高价,也不要随便使用‘饥饿营销’,当下的消费者越来越理性,有些小店没有挨过疫情,与性价比不高很有关系。

他观察了上海很多“活得久”的小店,不少也是他时常光顾的小店,“有菜市场里的熏鱼店、白斩鸡店,有街边的小面馆,主打的都是货真价实接地气。事实上,‘阿姨’‘爷叔’喜欢的甜品糕点,往往也是那些经过时间考验的产品。”

很多口碑小店哪怕换了新址经营,仍旧不乏人气

作为培训师,李小天还能从学员的反馈中感受到上海小店经济对创业者的吸引力,“经常有学员表示想开店,或者问我开店要注意些什么。我个人的建议是店不要太大、产品要垂直,能体现性价比。”

从“花小钱”到“花大钱”

一杯奶茶或一杯咖啡通常在十几元到几十元,主打小餐饮、小商品的小店客单价也不高。有人觉得他们是“小生意”,即使消费者买单,也是“花小钱”。殊不知,很多时候,“花小钱”能变成“花大钱”。

淮海中路上的茂昌一九二三镜界在今年5月老店新开,此前是传统的眼镜店。刚看到新店时,外界的评价是“眼镜店竟然也卖咖啡饮料”——门店引入了同为老字号的“上海咖啡”,推出了主题咖啡和现制茶饮。

但与大部分咖啡馆不同,茂昌在咖啡区和休息区设置了镜架展示区,并利用回转寿司的托盘,将时尚的镜架放在传送带上,方便喝咖啡的消费者随时试戴。

卖咖啡的眼镜店,用咖啡增加了消费者“戴戴看”的兴趣

就是这个小小的设计,让花十几元、几十元喝咖啡饮料的消费者,主动拿起了店里的镜架,并由此产生了新消费,有时几百元,有时上千元。

“不是消费者不花钱,而是要给他一个花钱的理由。”店长金韶春说,让消费者从“看看”到“试试”是第一步,“不试戴不知道适不适合自己,就不会有下一步消费,咖啡和茶饮正是推动‘试试’的关键。”

像回转寿司那样送到消费者面前的眼镜

展示专业的服务也很重要。新店开业后,金韶春首次尝试用短视频介绍门店商品,发现有网友深夜还和他就某设计师款镜架的螺丝钉进行交流。有时为了回答网友,他不得不收集更多的资料,增加专业知识储备。不过,交流的成果非常可喜,“消费者觉得我们介绍得专业又客观,主动到店体验。到目前为止,通过这种方式,门店已经卖掉了3副眼镜,单价都在万元以上。”

金韶春认为,上万元的客单价说明,消费者愿意花钱,只不过产品和服务要让他们觉得“花得值”

捕捉到这一趋势后,门店进一步强调专业:引入最先进的验光设备,资深验光师根据不同消费者的用眼习惯,能给出个性化的配镜建议;镜架微调等环节在敞开式工作台上完成,消费者可以直击整个过程并随时试戴,随时提出调整需求……

服务员与消费者面对面,随时根据消费者反馈调试镜架

金韶春说,新店的定位是摩登、时尚,陈列的镜架中不乏数千元、上万元乃至数万元的中高档或奢侈品牌产品。有人担心卖不掉,可事实证明,混搭业态吸引消费者走进来,专业服务又换来他们的解囊。老店新开后,门店的销售额同比去年增长了30%。

也许有人要问:如果没有咖啡、茶饮的混搭、没有“小钱”的刺激,消费者会“花大钱”吗?

这个问题,南京东路步行街上的茂昌眼镜总店或许能回答。

同样的品牌、同样的产品,但两家店面对的消费需求有差异。

上海三联(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沙天兵介绍,步行街的消费群体比较多样,有本地市民,包括几十年来都在茂昌配眼镜的老人;也有外地游客,包括专门冲着老字号来给孩子选眼镜的家长。他们来这里的目的很明确。

所以,总店在今年根据消费者需求进行更新时,没有引入咖啡或茶饮,而是进一步突出配镜的专业性和服务的舒适度——

总店服务空间共3层,身处老建筑、无法加装电梯,就特意在楼梯中增设休息区,消费者爬楼梯时能随时坐下歇歇脚;综合配镜和验光服务在3楼,但在底楼增设了一间验光室,服务腿脚不便的消费者。

在底楼新设的验光室可以为腿脚不便或年老体弱的消费者服务

消费者看重老字号的验光服务,在寒暑假、节假日会出现排队等候验光的情况。为此,茂昌推出了验光线上预约,有效减少消费者现场等候时间;验光室外又新设休息区,方便临时验光的消费者。

验光室外有舒适的等候区

产品的种类也更多样,框架眼镜、隐形眼镜、墨镜、不同规格的镜片,乃至与视力相关的助听器等,应有尽有;价位从200元的镜架、不到300元的镜架镜片套餐到数万元的产品,一应俱全,涵盖自有品牌、常规市场品牌、小众设计师品牌、奢侈品牌等,不同群体都能各取所需。

位于南京东路步行街总店,依然提供平价产品

眼镜与其他商品不同,总体属于低频消费且客单价略高。不过,茂昌总店老店新开以来,始终客流不断。点评网站上,是来自消费者的“环境优美,服务态度好”“服务细致,很有温度”“平民的价格,无微不至的服务,专业的验光师”等花式点赞。

沙天兵说,老字号很看重这些评价,它们或许也能给更多的实体商业从业者以启发:下消费者追求的是体验更好、专业更强、性价比更高的产品和服务

栏目主编:任翀 文字编辑:任翀 题图来源:任翀
本文照片、视频均由任翀摄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