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上书房 > 文章详情
普通话里的“事物”,上海话里的“物事”,都在传达这一见解
分享至:
 (16)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钱立卿 2023-09-05 08:00
摘要:在“真实”和“虚拟”中对抗生存

在北京回上海的高铁上,我翻开一本书准备打发时间,映入眼帘的第一句话便是,“物构成了大地的秩序、地球的秩序”。这是出生于韩国、成名在德国的学术明星韩炳哲在《非物》中的开场白,延续了他多年来对现代人类生活方式的批判。

从古至今,“真实”和“虚拟”一直在上演着对抗。在数字化时代,一个直接表现就是我们每天经历的信息获取方式。越来越多人的阅读都是对着电脑屏幕、平板或手机来完成的:手里拿着实物,注视的却是虚拟世界。海量的电子阅读似乎记录着一切,人们的洞察力却渐渐衰退。

如影随形,事物的相异性越来越不明显——这事和那事似乎都差不多,有热点却没有特点,人们的眼光难以穿透表象。同时,人们在网上频繁点赞或发表意见,却又难以真正参与交流。数据越来越多,记忆却让渡给了互联网。

无实体的数字世界,让人们越来越难通过触摸和面谈式交流来了解现实。网络社区是充满“马甲”的幽灵世界。每个主体都容易被物化,被他人肆意对待。

从这个角度来说,“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与其说网络世界是现实的变体,毋宁说虚拟世界的行为主体本身就具有内在必然的越界倾向。所以,它们的社区比起现实世界来说更需要一种外在约束来维持平衡。

网络空间里的人、事、物都呈现为数字信息,而数字天然缺乏阻力、质感和深度。从表面上看,这些信息似乎都在解释这个世界。但事实上,这种解释力量一旦超过某个临界点,便会进入一种病毒式自我复制的状态,模糊乃至破坏现实,导致一种“带节奏”的效应。

《非物》 韩炳哲 著 谢晓川 译 东方出版中心《非物》 韩炳哲 著 谢晓川 译 东方出版中心

与数字产品不同,实物不像信息那样缥缈,更具有抵抗变化和操纵的坚固性。使用一个物品需要对它有一定熟悉度。拿到一支笔不等于立刻会写字,而需要学习;锤子刚上手不小心也会砸到自己;开车更是得反复练习,才能安全上路、正确走线。

实物并不天然与人亲熟,而是在互动中渐渐展现出它的稳固性。只有这种力量才能在本质上抵抗虚无和焦虑,让人们安心。实物的抗性也让人真正意识到自己,意识到身体动作。由此,实物与人的自我意识以及体感是相呼应的。通过长期拥有和使用物件,可以赋予感情,成为记载经历、见证事件的东西。故人的照片,刀柄上的锈迹,眼前的旧报纸,都在讲述我们参与其中的故事。

数字世界的大门仍然是物质性的。普通话里的“事物”,上海话里的“物事”,都在传达国人所熟知的见解:一切实物都不只是物理对象,还是渗透着精神和历史的存在。物件不仅和人类活动纠缠在一起,其固有的持存性也使之成为定位历史与事件的坐标。

这个坐标的原点便是我们的身体。身体是特殊的物。它既是物,也是让人感知到物的基本前提。我们触摸土地和水,感受到空气流动,才能真正体会到身体支撑着我们的情感。再多的网络语音、视频聊天和电子邮件,都无法取代真正的回家、和解与醒悟。本真的交流总是一再回溯到面对面的身体互动,回到人与物的接触和碰撞。

(作者: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钱立卿)

栏目主编:顾学文 文字编辑:夏斌 题图来源:图虫 图片编辑:曹立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