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上书房 > 文章详情
文字里的奥本海默,远比电影中的他,更复杂更深刻
分享至:
 (48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顾学文 汪淼 2023-10-14 06:00
摘要:3小时的电影和700多页的传记比起来,信息量少得多,很多东西未被展现出来。

因为是克里斯托弗·诺兰新电影《奥本海默》的灵感来源,《奥本海默传》中文版不仅连续数周排在当当传记新书榜首位,且在8月首印面世后迅速卖断,出版社不得不紧急加印。该书英文原版则早在2006年便获普利策奖(传记类)、美国书评人协会奖和伦敦达夫·库珀历史奖。

诺兰称这部传记作品为“一座不可思议的宝藏”,北京大学精神卫生学博士汪冰也一读倾心,对传记情有独钟的他,继《列奥纳多·达·芬奇传:从凡人到天才的创造力密码》之后,选择《奥本海默传》作为他的第二部传记类翻译作品。在接受本刊专访时,汪冰说:作为心理工作者和书评人,我带着双重视角走进奥本海默的内心世界,感受他的执着与纠结、天真与复杂、欢喜与痛苦,文字里的奥本海默,远比影像中的他,更复杂更深刻。

《奥本海默传》,[美]凯·伯德、马丁·J.舍温著,汪冰译,中信出版集团出版


忧心忡忡的“先知”

奥本海默的身上充满了矛盾性——既自信满满又忧心忡忡。

上书房:奥本海默的身上充满了矛盾性——既自信满满又忧心忡忡,既想坚守纯科学立场,又纠结于科学家是否应对科学成果的使用负责。您怎样看待他身上的这种矛盾性?

汪冰:奥本海默就是一个多面的矛盾体。《奥本海默传》中讲到一个问题:奥本海默为什么没有诺贝尔奖级别的物理学发现?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看这个问题。

一方面,奥本海默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他天赋异禀,有很多洞见和灵感,但他很容易发现这些洞见和灵感的漏洞,即使他知道新的理论在产生之初有漏洞是很正常的。可是此时,他的悲观主义就会大“发作”,发现和探索的热情很容易被漏洞与不完美所浇灭。这就是为什么他的贡献多是启发性很强的短小精悍的洞见,却没有进一步的探索和深化。

悲观主义者容易看到事情两面性中的负面,因此,当所有人都在欢庆的时候,他可能在忧心忡忡地思考未来人们将为此付出的代价。奥本海默被称为“哲人王”,一个有哲学思辨性的人,能够看到事物的更多面向,因而不会盲目乐观,他的纠结很大程度上来自他深刻的洞察和彻底的自省。包括在制造原子弹的过程中,很多科学家认为自己只要完成科学家的任务就可以了,不必考虑自己参与完成的科学成果对人类当下乃至长远的影响,但是奥本海默会在良知的驱使下反复思考其中的人道主义问题。他以自己的号召力、说服力聚拢众多科学家一起参与曼哈顿项目,但是他并没有彻底说服自己可以不计后果,否则他也不会有后面的种种纠结。

忧心忡忡的人,往往也是先知先觉之人、观察事物有多重视角的人,如果一个人很愚钝,对未来没有预见,就不用也不会有过多的担心与纠结了。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奥本海默的矛盾也恰恰是他高天赋的体现。

奥本海默钟爱《薄伽梵歌》,也是因为《薄伽梵歌》中的人生哲学让他矛盾的心理得以自洽。在《薄伽梵歌》中,天神对阿周那王子说,你只要履行战士的职责就行了,奥本海默也用此来劝慰自己——只要完成科学家的分内之事就可以了。但是,当奥本海默看到核弹对日本民众带来的伤害之时,《薄伽梵歌》带给他的自洽逻辑被打破了。推翻自己,是一种可贵的科学品格,这一点在奥本海默身上体现得很明显。

另一方面,奥本海默自幼就因超群的智力和才能而在成人世界获得接纳和认可,他被老师、家长宠溺、包容,自然形成了这样一种天真的生存策略——只要我足够优秀、足够有魅力、足够有明星范儿,我就可以俘获和征服所有人。可是,那些被他俘获并且支持他的政治家,都是欣赏他的人,于是他的魅力才有了施展的空间,但是,当他面对那些对他的魅力不敏感,甚至反感的人,他就显得束手无策。这是他的生存策略中最大的漏洞。他的天真,就在于以为可以用一种生存策略对付所有人和整个世界。当发现对方不吃他这一套的时候,他就变得慌张无措,无力应对,就好像当年他对那些把他锁在冰窖里的男孩无计可施一样。这也造成了他的矛盾性。

“丛林猛兽”是心魔

书中给出“丛林猛兽”一个明确定义的,就是斯特劳斯这个人。

上书房:书中将“丛林猛兽”作为奥本海默重要的人生意象,“丛林猛兽”究竟是什么?它更多指向社会中强大的排除异己的力量,还是一个人内心的黑暗隐秘?

汪冰:“丛林猛兽”这个意象来自美国小说家亨利·詹姆斯的短篇小说《丛林猛兽》。小说主人公马丘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将来一定会发生一件颠覆他全部人生的灾难事件,自己会受到灾难事件的袭击,如同受到丛林中猛兽的袭击一样。这篇小说给了奥本海默极大的震慑。

在《奥本海默传》中,作者给出“丛林猛兽”一个明确定义的,就是斯特劳斯这个人。但我个人认为,“丛林猛兽”是不安全感的象征,斯特劳斯只是最终发起攻击的那个人。或许我们可以说,从原子弹爆炸的那一刻起,奥本海默“命运的齿轮”就开始转动了。作为一个有良知的科学家,他不仅要承受自己的心理压力,而且慢慢察觉到了政治水温的变化——“丛林猛兽”这个不安的象征慢慢变得具象化了。为了实现自己内心的平衡,他投身于倡导建立核武器国际管控的运动。

传记在最后部分写到,晚年的奥本海默在圣约翰岛上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庇护所,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为了躲避“丛林猛兽”这个心魔。但从本质上讲,“丛林猛兽”指向一种深层的存在性焦虑。我们是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被抛到这个世界上来的,而且和其他动物不同,我们知道自己是必死的,这样的认知使得人有可能陷入一种巨大的焦虑之中,有的人就会希望通过完成伟大的事业来证明自己的存在,比如奥本海默对科学成就的渴望,对拯救人类命运的渴望。但无论怎样追逐,渺小的个人,尤其是思想深刻的个人,是无法摆脱这种存在性焦虑的,换句话说,这种焦虑也在推动着他们不停地追寻生命的意义。

爱惜羽毛的“天鹅”

上书房:奥本海默为什么会对《追忆似水年华》中的这段话情有独钟——“如果她能从别人身上,也从自己身上,看到那种对自身所造成的苦难的无动于衷,这种无动于衷,无论如何改头换面,都是一种可怕的、永恒的残忍。若能如此,我们也许就不会认为邪恶是如此的罕见、如此不同寻常、如此遥远,以至于可以心安理得地置身事外”?

汪冰:关于这一点,作者在书中有过一些相关的分析,我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但这些也许都是后见之明。奥本海默的特点是,喜欢用一种暧昧不清的态度,用一种近似于文字游戏的方式表达自己。我们有时候也只能通过他的只言片语来揣测他的真实想法。我个人认为这段话是让奥本海默接受了自己身上是有“黑”的部分、是有“罪”的、是会犯错的,而这是每个人都得要承认的。不是说身上有负面的东西就代表一个人没有价值,甚至等于罪人。我觉得传记作者说得非常对,奥本海默就此发现,原来我们都会犯错,都会给他人造成伤害。这不是某个具体的人的缺点,而是人类的普遍困境。

文学表达有一个好处,就是让一些似乎“见不得人”的念头跃然纸上,让我们知道这些是正常的人类的心理。奥本海默这样纯粹的人、像天鹅一样骄傲的人,是无法接纳自己的一些负面念头的,这也是他痛苦的根源之一,他这只“天鹅”是如此爱惜自己的羽毛,以至于羽毛上任何的污点,亦即思想上任何的阴暗之处,都会让他觉得痛苦。这也是很多善于自省的知识分子的痛苦所在。

总的来说,《追忆似水年华》中的这段文字和《薄伽梵歌》一样,都是奥本海默为自己找寻人生哲学逻辑自洽的资源。作为一个思想极有深度的人,奥本海默未能从精神分析师那里求得精神启迪,而是从哲学中寻到了救赎之道。

停不下来的“红舞鞋”

奥本海默无暇承担一个贴心父亲、温柔丈夫的角色。

上书房:我们常听到一种说法,“要爱具体的人,不要爱抽象的人”,而您曾说奥本海默爱的是抽象的人,他不爱具体的人。对此如何理解?

汪冰:书中讲到了奥本海默的私人情感生活和家庭关系部分,我自己也对这方面很感兴趣——对整个世界和人类怀有悲悯之心的人,是怎样看待和对待他自己的家人的。

正如传记中所说,奥本海默是无暇承担一个贴心父亲、温柔丈夫的角色的。他对妻子酗酒的纵容,也是因为他知道,自己正是让妻子痛苦的根源之一。他与妻子没有很深度的交流,反而与两位学心理学的情人有更多心灵上的交流。而且,他和妻子在性格方面也是截然不同的——他的妻子为人爽利,喜欢直抒胸臆,奥本海默却是犹疑的、纠结的。精神的共鸣对奥本海默很重要,但日常生活中能与他有精神共鸣的人甚少。

奥本海默重视事业,这让他几乎无暇顾及与具体的人长时间相处。在他的价值优先级中,科学事业、爱人类、实现自我价值是高于爱具体的人的。他曾试图让自己的朋友收养自己的女儿,对方对此非常诧异,劝他多花些时间和孩子相处,这样孩子才会依恋他。奥本海默却说:“我不依恋任何人。”这句话暴露了他内心的真实状态——他很难对具体的人产生足够强的依恋,反过来他也难以通过付出让具体的人对他产生依恋。但是,他热爱科学,忠于他的信仰,关心抽象的人——人类。说到底,人的时间、精力、热情是有限的,再成功的人也难以兼顾生活、事业、理想等各个方面,而奥本海默选择了“为自己而活”。

在《奥本海默传》中,奥本海默的形象是焦躁不安的。他似乎永远在奔向下一个想法、下一个难题、下一个目标、下一个方向。比如他发现了后来被称为“黑洞”的宇宙现象,但他没有进一步研究,而是将其搁置。他对人也是如此,似乎没有人能让奥本海默产生持续的兴趣和满足。他就像穿上了一双永远停不下来的红舞鞋,也许这也是存在性焦虑的体现,想在有限的人生中活出无限。

上书房:为了人类的利益而放弃个人的现世安稳,人们将奥本海默视为殉道者,但他自己似乎并不认可这一点。

汪冰:书中有一个细节:德国剧作家把奥本海默在听证会上受辱的过程搬上戏剧舞台,并在全剧最后,为奥本海默安排了一段表达忏悔的台词——我们是不是科学精神的叛徒,我们是不是在替魔鬼做工?奥本海默对此十分生气,他认为这部剧把一出闹剧变成了一出悲剧,殉道者会在悲剧中出现,但不会在闹剧中出现。奥本海默将那场听证会及其种种视为一出闹剧,他想让大家知道这是多么的荒唐。可见奥本海默不承认自己是一个殉道者。

但其实,奥本海默确实具备一些殉道者的表现,他面对苦难和迫害时会以一种高傲无辜的姿态示人。只是,他的目的并非殉道,而是通过自己的方式实现自己的目的。他的挚友物理学家伊西多·拉比曾评价道:“他是一个善于随机应变的人,志得意满时,他会非常傲慢;时运不济时,他也可以扮演受害者。他真是个不得了的家伙。”

电影让传记拥有更多读者

爱因斯坦的出场,会让观众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上书房:您如何评价诺兰这部电影《奥本海默》?电影的呈现与传记的呈现有哪些不同?

汪冰:我觉得诺兰是很会讲故事的。如果传记为我们呈现的是笋、腌肉等食材,那么电影就是直接为我们端上了一盆热腾腾的腌笃鲜。作为传记译者,我对奥本海默的人生已经相当熟悉了,但看电影时依然收获了很多惊喜,因为他用我熟悉的“食材”,却用我想不到的方式,重新讲了奥本海默的故事。我很佩服诺兰能够在一部传记片中传达如此深刻和严肃的事件与命题。可以说,如果没有诺兰的电影《奥本海默》,很多人对于这段历史和对于奥本海默这个人的了解都会是极其有限的,《奥本海默传》也不会拥有现在这么多的读者。

当然,为了效果更吸引人,电影对传记中的一些内容进行了改动。比如,在电影中承载很重要功能的“湖畔对话”,电影中呈现的是奥本海默请教爱因斯坦原子弹爆炸后会不会点燃大气层、对人类造成毁灭性的伤害,但其实奥本海默是向一位没有爱因斯坦这么著名的科学家请教这个问题的。诺兰之所以做此改动,是因为爱因斯坦对大多数观众来说更加熟悉、更加权威,甚至已经被视为传奇,爱因斯坦的出场,会让观众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也更有戏剧性。

再如,电影中很吸睛的“毒苹果事件”,其实在历史上是桩悬案:奥本海默的后人认为这件事子虚乌有,传记也只是记述了一些当事人的回忆,作者不确定此事是否真实发生过。但在电影中,“毒苹果”事件增加了戏剧性,用来揭示奥本海默不稳定的心理状况——身处异国的孤独,不擅长实验物理而导致的情绪低落和对老师不满,等等,在电影一开始起到了先声夺人的效果。

上书房:有些人认为要先看书再看电影,有些人认为要先看电影后看书,您的建议是什么?

汪冰:我的建议是,看完电影后去看书,看完书后再去看一遍电影(笑)。因为诺兰电影中有太多细节了,需要反刍和消化。

比如,电影中奥本海默刚开始教书的时候,只来了一个学生;但镜头一转,他身边围满了学生。这是一种铺垫——奥本海默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有很强的号召力,所以后来他会被选为曼哈顿计划的领导者。还有琼·塔特洛克溺亡时电影中闪过一只黑手,实际上是把琼死亡的两种可能原因,自杀或谋杀,都呈现出来了。还有电影中奥本海默夫妇的儿子,那个不是在哭就是在闹的孩子,也在暗示他没有得到父母很好的照顾。

3个小时电影的信息量和700多页的书比起来,要小得多,有很多东西注定是无法被展现出来的。所以,如果想对奥本海默本人和这段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阅读这部传记是很好的选择。

好的传记能还原人物内心

历史沉浮,个人在历史面前无比脆弱。

上书房:您翻译了两部传记作品,传主分别是奥本海默和达·芬奇,都是天才级的人物。在您看来,这两位天才有什么共通之处?

汪冰:奥本海默和达·芬奇都是诚实表达自己主张的人。奥本海默在关于科学和人类的议题上,一直坚持说真话。达·芬奇的一些画作迟迟没有完成,也是因为他忠于对还原真实世界的追求,不想退而求其次。这两个人近乎苛刻的求真态度,恰恰证明了他们是有高度独立精神和自省良知的人。他们最在乎的不是世人和后人怎么评价他们,而是他们会如何以内在的价值参照系来评价自己。

今天的时代,在我们身边,有很多人选择躺平,因为很多外在的参照系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比如收入、房子、车子,等等。面对这样的时代困境,我们如何建立自己生命内在的坐标系?如何衡量自己和自己的生命、生活?无论别人怎么评价自己,自己如何评价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有的人不理解奥本海默为什么花不少时间和精力在文学艺术上,奥本海默笑而不语。在他自己内在的坐标系和精神世界中,这些东西带给他的人生多少价值和快乐,只有他自己了然于胸。达·芬奇身边的人可能也会和达·芬奇说,为什么不多画些委托人要求的画,这样可以提高不少收入,但达·芬奇也有他自己的研究向度和艺术旨趣,他自己的“指南针”会提醒他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他不想成为一名“画匠”。

真正的通才,是有宽广的眼界的,他们不满足于探求某一具体学科的知识和规律,而是醉心于通达各个领域间共通的东西——类似中国人所说的“大道”。达·芬奇如此,奥本海默也是这样。正是这种共通的规律、这种大道,才真正关乎全人类的生存境遇和未来。也只有奥本海默这种人,才可以被称为真正的知识分子,而非知识匠人,因为他不仅求知求真,内心还有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心怀众生。

上书房:您似乎对翻译传记作品情有独钟。

汪冰:我学的是精神卫生专业,工作内容大部分也与心理健康相关。之所以选择这个方向,是因为我觉得比起身体的痛苦,精神的痛苦在当代社会更应该受到关注,而传记中往往少不了精神世界的苦痛与挑战,其中很多也是人在大时代下的无奈与担当。

另外,我还有一个身份,就是书评人。我之所以会对达·芬奇和奥本海默感兴趣并着手翻译《列奥纳多·达·芬奇传》和《奥本海默传》,是因为这两位通才身上有很吸引我的共同特质——他们都对世界有着极大的好奇心,兴趣十分广泛,不被单一行业和专业所束缚。我本身也是兴趣爱好比较广泛的人,希望通过了解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思想情感来获得一些启发,即便我们难望其项背,也可以把他们作为某种参照。

上书房:以您阅读和翻译传记的经验,您认为什么是好的传记?

汪冰:我认为好的传记要有广泛的、充分的信息源头,而非一家之言。在各方信源充足的前提下,作者应当尽量隐身,不要轻易代入个人主观的价值判断,而要把评判权交给读者。

好的传记还要能充分还原人物内心。无论是《奥本海默传》还是《列奥纳多·达·芬奇传》,很多人读完后都会感觉他们是人不是神,也会有纠结、焦虑和各种小心思。人性是共通的,人类的困境——道德困境也好、生存困境也好,也是共通的。好的传记是能够写出这种共通性的。我们试图把自己代入奥本海默去欧洲留学的时候,在陌生的国度里老师天天让你做你最不擅长的事情,是不是也会感到绝望?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所以,我们在阅读相对客观、理性的传记作品时,只要细节足够丰富也会有感性的体验和情感的起伏。

我初读《奥本海默传》时特别沉浸其中,有一种心流体验,经常等抬头时才发现天已经黑了。在合上书以后我经常要长出一口气,因为这本书的情感分量太重了,我需要缓一缓,消化消化。很像一个朋友和我分享人生起伏后,我需要时间来冷静、消化和自我调节一样。

奥本海默曾钟爱的度假小屋在一次飓风中被摧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社区之家,而如今那片海滩就叫作奥本海默海滩。历史沉浮,如此建立过丰功伟绩的人,他的屋宅在飓风面前却显得那么脆弱,一如个人在历史面前的脆弱。但那片海滩永远镌刻着他的名字,一如个人虽然渺小但也可以被历史所铭记。《奥本海默传》带给我的情感震颤,生动说明了好的传记应当如何,又可以如何。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