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深度 > 原点 > 文章详情
【回访】“返乡青年”牟昌非:希望乡村问题被看到,乡村里具体的人被关注到
分享至:
 (26)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朱雅文 张玮 杨书源 2023-11-09 07:31
摘要:在出现“唱衰”新闻学的当下,我们试图回答一个问题:新闻真的可以带来改变吗?

【写在前面】

过去十年,中国社会发生诸多改变,聚焦在每位小人物身上,成为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他们共同组成社会发展的切片。

一个为人熟知的说法是,“新闻是历史的底稿”。特稿的意义在于,对人物、事件长期跟踪与关注,观察与记录也更深入、扎实。

在今年记者节来临之际,解放日报·原点栏目回访了5位曾持续跟踪报道过的人物,他们来自不同行业、拥有不同的身份,同时,他们又是各自领域近年来发展的缩影。

在出现“唱衰”新闻学的当下,我们试图回答一个问题:新闻真的可以带来改变吗?

【记者手记】“村里人”牟昌非

三年前,牟昌非和我第一次见面,在他搭建的牟家院村农家小院会客厅,我们背靠着一面庞大无比的书墙。那一次,他在我看来是一个令人惊叹的矛盾体:他一面缓缓向我输出满是学术名词的乡村社会学观察、信手拈来自己交往的艺术、文化界人士,一面又雀跃着和村路上遇见的乡亲用山东方言寒暄家长里短。

在世俗与深情之间自由切换的他,让我觉得意外。我对昌非最初的印象,源于我一位同事的描述:一个已经通过高等教育离开村庄的人,一步步从北京撤退到了潍坊市区,最后退回了老家牟家院村,办了乡村戏剧节。前几届声势很大,来了很多文化界名人还有先锋小剧团,但是这两年,随着赞助和支持越来越少,反倒更像是一场自娱自乐了。“我总觉得他有些不切实际。”这是同事对于他的评价。

这种看似“不合时宜”的选择,真的是主动为之的吗?在回村这几年,他真的没有任何不甘或者摇摆吗?我的疑问,直到那次采访结束也没完全解开。

倒是后来,我加入了牟昌非的各种微信社群,看着他时不时在群里抛出对各种社会现象的锐评,而他援引的总是村里一件件再小不过的事。我有些明白了,乡村对牟昌非来说,或许就是他看待这个世界的底色,乡村之于他的人生课题,反倒是匮乏、凋敝的反义词。

后来,这个答案变得更加清晰了。有一天昌非告诉我,他务农一辈子的老母亲,在他的感染下开始在挂历纸上写作了,这也是她年轻时一直的夙愿。写完以后她母亲就像是变了个人似的,在任何生人面前都变得坦然大方了。与此同时,牟家院村的萤火虫公益图书馆也在牟昌非的操持下开张了,农村的孩子在这里拥有了更多表达的自由……很多改变,就是从人观念的改变开始的。

这几年里,一旦我遇到费解的农村现象,都会第一时间想到牟昌非,他就像是沟通现代文明和乡村话语的桥梁。这种沟通角色,本身就是稀缺的。因为我们更经常看到的版本,还是那些和农村渐行渐远的成长故事。

牟昌非和我说过他的关键性时刻:有一次,他和父亲去集市上卖梨,销路不好只能以清仓甩卖收场。回村路上,他带着失落忽然想到:“落到乡村问题的具体困境中,其实我和村民还是拴在一根绳上的蚂蚱,我并没有脱离这个根儿。”

直到现在,我依旧还会记得三年前的中秋前夜在牟昌非农家小院外头看到的那轮落日,像火球一样浑圆炙热,所有人都朝着落日的方向惊呼狂奔。在那一刻,我确信,更多的普通村庄,都需要一个带着点逐日色彩的牟昌非。

(原点记者:杨书源)

往期报道:

《一个还没有名字的戏剧节在山东村庄办了5年:只为让城里人和农村人互相看见》(2021年10月)

《64岁学写作的农妇与她的乡村儿童图书馆》(2022年10月)

栏目主编:王潇 文字编辑:王潇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