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国内 > 北京来信 > 文章详情
《南来北往》破收视率纪录,借一列火车,展现奔腾年代的烟火人生
分享至:
 (5)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余晨扬 2024-03-02 13:06
摘要:《南来北往》通过作品透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历的时代巨变。

春节期间热播的电视剧《南来北往》打破了CCTV-8晚间黄金档收视率历史纪录。这幅跨越40年中国百姓生活和社会变迁的画卷,用真诚的共情让观众动情。该剧研讨会于2月29日在京举行。

描绘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

“借一列火车承载有声有色的奔腾年代,借一对师徒书写有情有义的薪火相传,借一座大院呈现有趣有味的烟火人生,借一个舞台成就有血有肉的精彩演绎……《南来北往》展现出普通人对幸福生活的不懈追求。”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一级巡视员张苏说。

该剧编剧高满堂表示,《南来北往》的许多情境、细节正是源于生活,真实平凡的人和故事成就了快意流畅、自由自在的表达。“我在采风中,有位老刑警告诉我,他的两个战友曾牺牲在列车上。当这两位牺牲干警的家属看到马魁牺牲的镜头时,非常激动,说要给我记一功。我觉得这是我应该做的。”

导演郑晓龙说:“我第一次看到剧本时,就感到一种生活气息扑面而来。这个片子有大量的细节呈现,但这些细节不是编出来的,而是在生活中提炼出来的。”

他说,这是一个年代片,所以服装道具场景一定要和那个年代完全契合。“那个年代火车上发生的事儿很多,乘车都有拥挤不堪的感受,还有旅客钻在火车椅子下甚至在行李架上睡觉,我们都经历过、看见过。这部片子给了我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感觉。”

该剧另一位导演刘璋牧透露,编剧高满堂先后采访了几十位退休和在职的铁路公安干警,得到了许多宝贵一手资料。“高满堂老师的剧本有点儿像国画,既生动又有留白。《南来北往》的故事宏大又微小,宏大到可以用火车承载中国40年的发展历程,又可以微小到这里面的人物好像在身边,他们会因为一块肉或丢失一只鸡痛哭流涕。因此,我们大胆将轻喜剧风格注入剧中,消解年代剧的沉闷厚重,渐渐打破了完美人设和主角光环。”

他说,这部剧体现出的生命力和幸福观,正好可以治愈在压力中奋进的年轻一代,《南来北往》最终会是属于所有人。

演绎平凡人物的不平凡经历

马魁的饰演者丁勇岱表示,马魁不仅是一名出色的铁路刑警,还是一位好丈夫好父亲好师傅,他有责任有担当,也有好话不会好好说的倔脾气。“我尽力用更多的平凡彰显出马魁的不平凡,努力让观众真切地感受到他就是浑身散发着人间烟火气的活生生的那个人。我更希望能够把自己曾经的过往融入到马魁这个角色中,让观众跟随着我扮演的人物,感受时代风云变迁,感受马魁这个普通人并不普通的经历。”

姚玉玲的饰演者姜妍笑称:“郑晓龙导演跟我说,‘你啊,有代表作了’。” 她坦言,姚玉玲的结局让人特别伤感,直到播出时自己还是不停地流泪。正因为姚玉玲有这样的悲剧底色,在前期的铺垫中她尽可能绽放角色的明艳、张扬、热情奔放,尽可能地添加一点喜剧元素,为了让观众减少对姚玉玲结局的预判。

凸显善良坚韧的中华美德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表示,《南来北往》是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土壤中产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电视剧,扎根传统、开拓创新,注重人民性、时代性和历史的正确导向,饱含思想的启迪、精神的美感,做到了通过文艺培根铸魂、立德树人。

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认为,《南来北往》的创新之处是聚焦铁路警察这个特殊职业,并将其置于日常生活中展开叙述。同时该剧又传承现实主义创作精神与方法,秉持深入生活、尊重生活的创作态度,以普通人为叙事主体,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叙事逻辑讲述中国故事,凸显普通人身上的光芒、温暖、善良和坚韧。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王一川表示,《南来北往》通过作品透视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社会的时代巨变,让家庭和国家之间呈现出同构气象,让观众感受到中华大地地域广大,但文化精神、民族精神息息相通。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何天平认为,《南来北往》用列车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容器”,融汇生活的抒情、命运的书写,而“人”则是其中最关键的因素。该剧写出了人的情感性,加深了对人性的理解;写出了人的社会性,于群像中凝练个性与共性;写出了人的时代性,透过人物彰显时代精神。

栏目主编:樊江洪 文字编辑:樊江洪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