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艺清单 > 文章详情
这一次,“声音”占据展览C位,“听路:中国当代声音艺术实践”在上海开展
分享至:
 (0)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李君娜 2024-03-16 20:50
摘要:呈现中国声音艺术家群体境遇

当声音艺术家开始使用视觉范式与图像材料创作声音艺术作品时,这到底是一种激进还是一种妥协?是观念还是策略?是开放还是迎合?

3月16日,“听路:中国当代声音艺术实践”在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正式开展。策展人殷漪抛出了这些问题,供观众思考。

陈维,《协奏曲/弹幕》,多媒体装置,摄影、模块模拟合成器、网络服务器、摄像头等,2021,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本次展览由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主办,参展艺术家为陈维、孙玮、王长存、颜峻、杨嘉辉、张安定。展览以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2010年为时间上的浮标,以当代艺术视野中的展览为线索,通过文献与档案来回顾声音艺术在中国的在地过程,观察中国声音艺术家的创作演变,思考声音艺术在当下的艺术生态与未来的可能。

“听路”没有采用通常文献展俯瞰的视角去构建全景式的图景,而是把声音艺术与视觉艺术、中国城市化进程、与文化转型之间的复杂关系作为切入点,为公众提供一个新的“听角”。同时也以此为背景,呈现中国声音艺术家群体的境遇。基于这一策展思路,“听路”选取了“唤醒巴特西”(2006,伦敦)、“转速:中国声音艺术大展”(2013,上海)和“原音:太原的地方声景”(2021,太原)三个展览作为基础,展示文献包括但不限于三个展览的档案资料,以及部分参展艺术家在不同时期的声音艺术作品、艺术家访谈、艺术评论文章等。

孙玮,《瓶子的旅程》,声⾳装置,尺寸可变,瓶胆,电容麦克风、音频功放、喇叭,2007,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70后艺术家孙玮带来声⾳装置《瓶子的旅程》。展览现场,几个保温瓶胆发出的嗡嗡声经过麦克风即时播放。2007年孙玮创作了这一作品。他告诉记者:“我们这个年代的人对保温瓶的嗡嗡声不会陌生,因为它是判断这个瓶子好不好的一个标志。随着社会发展,我们日常接收的信息越来越多。我希望通过这件作品让人们重新关注日常聆听这件事。”

有意思的是,“听路”作为一个短语,是不符合日常语法规范的。殷漪解释:“按日常逻辑,没有一条路是能够被听到的。路总是通过被看到而得知。有一个明确的方向,路也总是需要向某个明确的方向延伸。这样,我们才可以安全且有效地行走至目的地。这是一种视觉主导的认知与思维,今天的文化也是以视觉为主导文化。“听路”一词则提供了一种相较于视觉文化的异质性,一种重塑听觉文化的诉求与期待。”

杨嘉辉,《消音状况之二:消音舞狮》,单通道视频,有声,7分21秒,2014,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作为艺术展览,提供一种关于艺术的知识不是本次展览目的,殷漪希望“听路”是一个具有问题意识的话语空间,一个思考场域。“重新评估听觉声音的价值和潜能是文化自觉也是文化洞见。”

本次展览将展至6月16日

题图来源:李君娜摄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