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思想汇 > 文章详情
思想者|李君如:今天学马克思主义,为何仍要强调“读原著”?
分享至:
 (126)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李君如 2024-04-14 06:30
摘要:“要原原本本地学、仔仔细细地读”

【编者按】作为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理论学习。在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看来,我们在理论武装工作中,毫无疑问,要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学懂、弄通、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但是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必须下功夫学好老祖宗的经典著作。以下是他在华东师范大学的演讲。


今天,《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领读》这本书和大家见面了,很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原著导读》也将和大家见面。今天,我们为什么要纪念马克思?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编撰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原著的学习读本?思考这几个“为什么”,就是要明确我们现在正在做的事情,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

“追根溯源”,下一番真功夫

大家都知道,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及其立场、观点、方法都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的原著中。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两个世纪过去了,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马克思的名字依然在世界各地受到人们的尊敬,马克思的学说依然闪烁着耀眼的真理光芒。”马克思和我们中国有缘,在我们中国还没有一个人知道马克思的时候,马克思已经在关注中国人的命运,发表了十几篇关于中国的文章。马克思主义一进入中国,就迅速在中华大地传播,成为中国人民改变中国面貌的锐利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也由此成为先进的中国人的科学信仰。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我们在理论武装工作中,毫无疑问,要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学懂、弄通、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但是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必须下功夫学好老祖宗的经典著作。

对此,习近平总书记讲得很明确,他说:“在研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的同时,要追根溯源,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认真学习毛泽东同志的著作。”他用“追根溯源”这四个字,说清了学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学习老祖宗原著的关系。他紧接着说:“读马列、学毛著,要精,要原原本本地学、仔仔细细地读,下一番真功夫。”为此,他还讲了一个故事:“1939年底,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对一位进马列学院学习的同志说:‘马列主义的书要经常读。《共产党宣言》,我看了不下100遍,遇到问题,我就翻阅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有时只阅读一两段,有时全篇都读,每读一次,我都有新的启发。我写《新民主主义论》时,《共产党宣言》就翻阅过多次。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于应用,要应用就要经常读、重点读。’”我们要学懂、弄通、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定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原著的学习。

大家一定注意到,习近平总书记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这里强调的“归根到底”四个字,分量最重,含义最深,需要我们深入领会、认真践行。作为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和教学工作的专家学者,应该责无旁贷、理所当然地共同承担起推动马克思主义原著学习的崇高使命。

原著要精选,更要精读

学马列原著,主要靠自学,也要靠一定的辅导。自学和辅导应该是相辅相成的,辅导可以促进自学。要辅导,就要有辅导读物。编写什么样的辅导读物比较好呢?这也是我们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根据教学实践,我们考虑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典著作分开来,前者重在领读,后者重在导读。总体要求,是精读。

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对于怎么学好马列有句名言:“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我们今天依然要坚持这一方针。同时,对于什么是“精”,要有全面的理解。邓小平当年提出这一问题,针对的主要是多年来盛行的形式主义。他所说的学习上的“形式主义”,指的是要求群众“都读大本子”。同时,他也不是一概而论,明确指出“长篇的东西是少数搞专业的人读的”。但是我们许多人仅仅从量上理解邓小平的话,误以为“学马列要精”指的是原著不宜读得太多,这是一种片面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强调邓小平提出的这一要求时,指出“读马列、学毛著,要精,要原原本本地学、仔仔细细地读,下一番真功夫”。也就是说,“学马列要精”不仅要有量的要求,原著要精选,更要有质的要求,原著要精读。精读,就是“要原原本本地学、仔仔细细地读”。

那么,怎么做到“精读”?怎么做到“原原本本地学、仔仔细细地读”?

——对于马列原著要“精读”,“要原原本本地学、仔仔细细地读”,就要综合考虑原著形成的历史背景、文化特点、语言特色和今天年轻人的知识背景,还是采取“领读”的方式比较好。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导读的好处是简明扼要地抓住原著的主要观点,好懂好领会,但是原著本身是怎么分析问题的、这些观点是怎么形成的,还是不清楚。通过老师领读,逐段逐句读懂了原著,最后做一个归纳提炼,既知道了主要观点,又了解了马克思、恩格斯是怎么思考、分析和回答重大问题的,有利于掌握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的逻辑及其内在的立场、观点、方法。

——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著要“精读”,“要原原本本地学、仔仔细细地读”,可以采取“导读”的方式,但依然要像领读马列原著一样遵循原著自身的逻辑来导读,同时考虑到这些著作对于中国人来讲比较好读好理解,重在深化上下功夫。也就是说,导读不是挑几个主要观点阐发一下就可以了,而是要遵循原著的逻辑来导读,把道理讲清楚讲透彻;同时,要多介绍原著形成的历史背景包括写作过程,要多介绍原著回答的重大问题以及原著澄清了哪些是是非非。

不是脱离实际来读原著,而是“为用崇学”

推进原著学习,有一个问题需要处理好。这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

毫无疑问,学马列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这是学风问题,也是我们党能够提出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经验。我们在编撰《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领读》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典著作导读》时,也坚持了这一原则。首先,我们精选一些原著进行领读和导读,精选遵循的原则就是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的原则,是实践的需要。其次,我们在领读和导读时讲述的重点也是实践中需要领会的问题,或者是实践中需要澄清的问题。再次,我们在对原著进行领读和导读后,可以联系今天的实际提出应该重视和注意的理论要点或实践问题做一点分析。在这样做的时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坚持,但形式可以多样、篇幅要把握好,不要喧宾夺主。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在今天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原著的学习,深入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我们知道,理论联系实际是一门大学问,真正做到非常不易,但我们会为此而努力。我们这次编撰原著领读和导读,重点还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那样,致力于“原原本本地学、仔仔细细地读”。正如他在讲读原著的故事时引用的毛泽东的话:“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于应用,要应用就要经常读、重点读。”也就是说,我们不是脱离实际来读原著,而是“为用崇学”。

学的不仅是知识,而且是做人做事的根本

在大学阶段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对于青年学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格外重要。大学毕业后,无论是不是继续读研,我们的青年学子都开始或即将开始走上工作岗位,直接投身于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他们将独立面对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社会,在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能够正确把握人生方向的信仰和视野,是能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素养和能力。而这样的信仰和视野、素养和能力,在学校教育阶段就应该培养起来。

学校固然要传授知识,这是基础性的工作,但绝不局限于传授知识。在当今信息社会中,知识更新的速度很快,大量新知识要靠年轻人在工作岗位上继续学习。但在学校学习阶段能够形成正确把握人生方向的信仰和视野,培育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素养和能力,对学生来讲则终身受用。我们重视马克思主义的学习,重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学的不仅是知识,而且是做人做事的根本。正如古人所说的:“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老师,“传道”是第一位的任务。今天的“传道”,最重要的就是要传马克思主义之“道”,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道”,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道”。

尽管学习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著很重要,但读原著在很大程度上又恰恰是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学校教育的短板。这几年,从上到下都已经开始重视学马列、读原著,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过去一段时间里在这方面是有不足的。作为老师,这几年在带博士生的过程中,大家应该都有这样的感受。所以,我们要加强原著教学,领导干部要读原著,大学生也要读一点原著。

精心引导和栽培青少年,要从读原著悟原理这个基础工程做起

立德树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的先贤早已认识到“树人”为人之终身之计、国之长远之计。《管子》说:“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如何树人?《左传》强调:“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三不朽”之最高境界就是立德。立德树人,可以说是我国几千年来教育形态不断革故鼎新而教育主旨始终不变的一条主线和优良传统。

我们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德育。在党的教育方针中,关于人的培养目标,从强调“德智体全面发展”,到强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再到今天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德育从来不缺位,始终列在第一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初,党的十八大就已经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和二十大都强调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我们今天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思想的时候,要深刻地认识到“立德树人”不仅是对“德育”的要求,而且是对整个中国式现代化宏伟事业的要求。也就是说,中国式现代化要由有现代化建设之才的人来实现,这种现代化建设之才是有德之才,而不是缺德甚至无德之才。

怎么立德树人,培养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的有德之才呢?习近平总书记讲了四个字:“铸魂育人”。2019年3月18日,他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指出,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说,立德树人关键在铸魂育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任务就是要在铸魂育人中立德树人。

那么,怎么铸魂育人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魂”。在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时,他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同时,更重要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铸魂育人”包含了丰富的内涵和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对什么是“以学铸魂”曾经有过深刻而又精辟的论述。他说:“以学铸魂,就是要做好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化、内化、转化工作,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尽管这是对我们党和党的干部说的,但对我们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来说,也具有普遍意义。

“铸魂育人”包括理想信念教育、对党忠诚教育、人民立场教育等丰富内容,归根到底是要做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化、内化、转化工作,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一句话,就是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深入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铸魂育人的根本所在。

再进一步思考,在铸魂育人过程中,我们怎么扎扎实实做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化、内化、转化工作,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呢?毫无疑问,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深入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门大学问,也是一项大工程。但是,基础工程在读原著、悟原理。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正是出于这个根本目的,我们强调要加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精心引导和栽培青少年,就要从读原著悟原理这个基础工程做起。


【思想者小传】

李君如,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研究员。现兼任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席。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图片编辑:曹立媛 编辑邮箱:shhgcsxh@163.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