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科教 > 教育在线 > 文章详情
如何培养学生不被AI替代的能力?|AI背景下教育创新访谈②
分享至:
 (16)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龚洁芸 2024-03-28 13:16
摘要:创新办学。

【编者按】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复旦大学校长金力提出,“把AI训练成做题家是科技的进步,把人训练成做题家是教育的落后。”在人工智能(AI)发展背景下,怎样以创新人才培养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创新办学又有哪些新探索?

“人工智能发展背景下的教育创新访谈”系列今起推出,邀请沪上知名学校校长,畅谈如何创新办学,培养新时代创新人才?

本期嘉宾:上海市卢湾高级中学校长何莉


拥抱“AI”需要开放办学

问:科学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卢湾高级中学的特色,2018年,学校率先探索将人工智能作为科学教育在新时期的新“发展”点,您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答:我们学校的科学教育特色,已经有20多年。2001年,学校在延续理科见长的办学特色下,提出了“培养有高度科学素养的高中学生”,开始实施“加强科学教育,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办学实验项目。科学教育的内容需要根据社会前沿科技的发展而进行调整和更新。2018年,学校将人工智能元素引入到科学教育中,是学校在传承办学特色过程中,科学教育的迭代和更新。

刚开始的时候,人工智能对于学校而言,还是一个相对陌生、崭新的领域。所以我们就想到了“开放办学”:我们走访了一些高校,也和业界独角兽合作,从让教师先“学习”开始,进行内部教学结构的重塑。为此,我们成立了人工智能“火花学院”,这是一个跨学科的团队,聘请高校企业的专家进行指导,尝试将人工智能融入到各个学科中,并打造多元化、个性化的人工智能特色课程群。

AI+化学课展示。

AI+融合课程吸引“原住民”

问:我们打造以人工智能为特色的科学教育,在实施过程中,有怎样教育教学的创新实践?

答:首先是让学生感觉到人工智能无处不在。这几年,我们打造了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覆盖了教学楼三个楼层:人工智能创新孵化实验室、机甲大师实验室、无人驾驶实验室、无人机实验室、智能足球机器人实验室、智能篮球机器人实验室、智能救援实验室、无人快递实验室、元宇宙……在这里,学生可以感受无处不在的生活中的人工智能场景,有一种对于AI的“亲近感”。

除了空间的打造,课程是最重要的载体。学校构建了基于AI的研究学习平台,开发了18个跨学科项目化学习课程包。我们做了上海市的市级课题:人工智能+课程群的开发与实践研究。这个课程群引导老师们将人工智能运用到我们各个学科中,围绕“体验、实践、创新”三个层次、“基础、学科、城市、审美、情感、创意”六大领域,全面创设人工智能+跨学科融合课程群,让学生了解人工智能,做好迎接人工智能时代的准备。

这其中,基础课有我们老师自己编写的校本读本,让全校的学生了解、认识人工智能的基础,这是一个普及的过程。学科方面,则鼓励所有学科的老师用“AI+”尝试教育教学模式的改变,改变以往“我说你听”的教学模式:比如化学学科,由于不少化学原料生产的危险因素,以往同学们只能在书本上阅读,而化学教师徐金金借助5G+AI+XR技术,构建了虚拟现实实验系统,通过SLAM-AR技术,复原了氯碱生产工厂车间的真实场景,带领学生在虚拟空间中沉浸式的体验氯碱生产的过程;又比如体育教师许皓强的网球课通过北极贝智能体育系统,实时捕捉同学们打网球的细节动作,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提供智能化个性化指导,从而帮助学生及时纠正姿势,更好地掌握网球技能;音乐课就让学生通过音乐来编程,感受全新的音乐课教学模式。

前不久,我们的一堂思政课,就是“AI+城市”跨学科的项目化学习和实践:在思政朱佳磊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走出校园,走进人工智能实际应用场景的各个企事业,通过了解AI在真实生活中应用,理解“新质生产力”这个热词的具体含义。我们了解、学习人工智能的最终目的,是要让人工智能技术让未来的城市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我们生活在中心城区,更需要亲身感受、创造这样的生活场景。比如,无人快递怎样解决快递最后一公里的难题、无人驾驶车技术的改进,都可以是学生研究的方向。

此外,我们还有三大课程:人工智能+审美,人工智能+情感和人工智能+创意——审美、情感、创意,这些都是人工智能技术所不能取代,而是我们人类所特有的。人类应该比机器更聪明,这就是我们培养人才的方向:我们要充分利用AI带来的便利,更要培养自己的思辨、交流和沟通能力,培育共情力和同理心,这些都是人类未来“战胜”人工智能的能力。

问:人工智能科学教育这么多年来,学校有没有学生在这方面取得好成绩?

答:在“首届国际中学生人工智能交流展示会”上,学生程怿龙获得了特等奖的殊荣,他在老师指导下所做的《智能化个人舞蹈姿态评判系统》课题,得到高校教授和专家的赞誉,获得了最高奖项;2021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黄瀚洋作为学生代表参与了本次为期三日的大会,并介绍其参加国际青少年人工智能交流展示会的项目成果。据不完全统计,我们学校有不少的毕业生,选择了不少高校的人工智能专业作为深造的方向。

问:2024年2月,教育部集中公示了全国184个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名单,其中,上海共有6所学校入选,卢湾高级中学位列其中。我们怎样发挥自己的示范作用,带领更多学校走近人工智能?

答:作为基地,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起到引领辐射作用:第一,我们负责培训全区的人工智能的老师,提升老师的人工智能素养;第二个,我们的课程资源,我们的场地资源都是义务的免费地向全区中小学开放的。比如学校的节假日、寒暑假的免费课程,就由我们学校的老师和外聘的专业老师对全区中小学生公益授课。

改变学习方式 培养品格能力

问:学校在实践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创新教育过程中,希望培养怎样的人才?

答:我们的学生是人工智能时代的“原住民”。所以我觉得这种天然的“亲近感”是我们大人所不能比拟的,只要我们给他创造这样一种条件和学习的机会,他们比我们更愿意学习。同时,我们的学生会有意识地去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

我们学校刚刚新建了“数智学谷”,这是在数字技术支持下学习时间和空间的一个改变。希望学生的学习,不再是班级授课制的形式下以老师的灌输为主,而是在未来人工智能时代或者是人工智能后时代,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老师通过简明扼要的导读课引领核心导读课,把知识的结构提炼一下,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来呈现给大家,然后接下去应该是学生更多是自主的研学。

自主研学将以“大社区”+“小部落”的形式完成,因为我们希望把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比如,对科学有兴趣的同学,他可以加入这个社区,由1至2位老师领衔,然后再另外再邀请一些相关学科的老师来加入。之后在学的过程中,学生们就以“小部落”的形式组队完成。这样的学习形式,应该是像在硅谷一样的:学生不再是机械地学习,而是要体现创新精神。学生学习的不再是死记硬背的东西,而是对未来有用的知识,或是让他终身受益的某种能力。另外,创造性学习也是在鼓励学生,让他们提出对于眼下生活所遇问题的一些改进办法,或者是更好的畅想。

这样的一些改变和实践,就回到了我们人工智能背景下科学创新教育的初衷:无论科学研究或者是科学实验,是通过学习知识促进自己对今后人生的思考,包括如何更好地去改变我们的生活——我们既要全面发展,要与人工智能和谐相处,还要不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并且能够更灵活地用好人工智能。

栏目主编:徐瑞哲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