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健康 > 医声医事 > 文章详情
多线耐药的复发淋巴瘤患者有了新希望:格菲妥单抗首批处方落地瑞金医院
分享至:
 (6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黄杨子 2024-04-01 18:33
摘要:就像人的手,一只手抓住肿瘤细胞,另一只手抓住免疫细胞,形成免疫反应杀伤肿瘤细胞。

几乎“无药可选”的李女士,再次从绝望中看到了曙光:近日,作为格菲妥单抗(Glofitamab)首批落地处方的受益者,这位40岁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得到救治。

未经治疗就原发耐药的危急情况

作为李女士的主管医生,瑞金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许彭鹏回忆:“这位患者属于原发耐药,接受一线治疗后效果不如人意,进而又出现多线耐药,相应的药物不能够抑制肿瘤的进展,治疗似乎进入了一个死胡同。她属于临床上较高危的类型,亟需新的治疗选择。”

走投无路之际,格菲妥单抗的上市让医患共同决定:再试一试。据悉,这是一款靶向CD20和CD3的IgG1样全人源化双特异性抗体,也是目前全球首个、且唯一对复发或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R/R DLBCL)患者进行固定周期治疗的双特异性抗体。作为新一代即用型免疫疗法,有望为患者带来“快起效、高缓解、长有效”的获益,进一步提升复发/难治淋巴瘤的治愈可能性。

淋巴瘤治疗领域亟待更多新疗法

DLBCL的侵袭性强、恶性程度高、进展迅速,其中约40%的患者在接受初始标准治疗后,仍会发展为复发/难治型(R/R),且目前针对此类患者的治疗方案无法完全满足患者需求,患者接受挽救性化疗序贯移植治疗的治愈率一般不到30%。

据悉,多年来,大剂量化疗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一直是DLBCL的二线标准治疗策略。但受限于治疗强度大、年龄或合并症等原因,只有约50%的R/R DLBCL患者符合移植条件,且部分患者对挽救治疗不敏感,也被ASCT所排除。“同时,CAR-T疗法细胞制备期长、管理程序复杂,安全性和可及性也有待进一步研究,对于经济条件无法承受CAR-T治疗的患者,以及无法等待制备、高肿瘤负荷、需要立即治疗的患者,新的有效方式亟待出现。”

我国新药审评审批走上“快车道”

那么,格菲妥单抗较以往的药物而言,究竟有何不同?许彭鹏带来生动解释,“就像人的手,一只手抓住肿瘤细胞,另一只手抓住免疫细胞,形成免疫反应杀伤肿瘤细胞。”格菲妥单抗因其独特的2:1结构(2个CD20结合域、1个CD3结合域),有更强的B细胞抓取能力和作用效力,能以更低的抗体浓度起到更强的肿瘤细胞杀伤和裂解作用,不同于以往常见的1:1结构双抗。

对于医患双方而言,即用、无需定制的疗法也是关键的一点。“此类患者因复发或难治,本身就面临着重重危机,如果能为疾病进展较快的他们抢到时间窗,则更有利于获得早期、深度的缓解以及较长的缓解时间,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许彭鹏说,目前,首批处方落地后的患者仍在治疗周期内,在12个周期的有限疗程中,一方面可以更好控制药物毒性,保障用药安全性;另一方面则可减少患者就诊次数,提升患者的接受度和依从性,同时降低经济负担。

2023年11月,格菲妥单抗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至少两线系统性治疗的R/R DLBCL成人患者。这一年,创新药维泊妥珠单抗和格菲妥单抗先后在我国获批,为不同患者提供满足差异化需求。许彭鹏介绍,这两类药物的联合治疗等相关研究也正在进行中,希望未来能助力更多我国淋巴瘤患者走向“治愈”。“我们也期待这些‘救命’的新药能有更多社会组织参与、逐步纳入商业医疗保险等,让患者用得上、也用得起药。”

栏目主编:顾泳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