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当前,我们既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又要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政策”。高校人才培养与教育,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成为检验一体改革成效的试金石,也是联结教育、科技、人才和民生的桥梁、纽带。
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无疑是艰难的一年。预计未来十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居高不下,压力不小。高校毕业生就业关乎民生。如果从根源角度分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表层的就业难,主要是因为学生观念、信息不对称等原因所导致的,这是不同社会发展时期都有的共性问题;另一类是深层的就业难,主要是因为经济结构转型引发的,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就业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从根源上区分就业难问题带来了新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也为从制度上解决就业难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对策。
首先,政府、社会和高校要协同落实《决定》精神,“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 。当前相当一部分高校毕业生缓就业、慢就业现象较为突出。青年就业观、择业观逐渐发生改变,反映了当代青年人对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作出的就业价值观的调整与适应。因此,在人才培养与建设上,要构建产教协同育人机制,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落实。要坚决从重培养不重市场向供需结构均衡转型。要加大对基层和中小微企业的引导、帮扶力度,促进高校毕业生尽早尽快就业。要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尤其是区域发展战略的就业选择,主动对接西部地区乡村振兴和“一带一路”建设对人才的巨大需求。要强化引导毕业生紧随市场需求变化、服务国家战略,引导青年的就业价值观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引导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其次,解决毕业生就业供需结构性矛盾,高校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高质量就业岗位的有效需求不足,与保障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大量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核心需求难以满足,这一结构性矛盾,揭示了产业转型升级后的人才需求真相。真正解决这一矛盾,要从教育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入手,使人才培养和人才需求更加匹配。其中关键在于高校供给侧改革要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变化的需求,特别是要“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设置上贯彻产教融合理念,踏上人力资源培养模式结构化转型之路。要“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引导高校毕业生拥抱新业态。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带来了很多新兴产业和新型业态,成为就业市场新的增长点。网络直播和自媒体等新就业形态脱颖而出,无固定工作环境和自由工作模式,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灵活就业。政府、高校和企业要整合资源、通力协作、创新布局,推动“互联网+”等新的就业机遇与就业形态助力青年充分就业。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要努力从根源上加以解决,要构建以适应经济结构转型的人才培养为导向,打造与之相配套的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有效解决就业难问题,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深度转型”。
(作者单位: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