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当我们讨论灿若繁星的中华文明,G310、G215、G104,这三条连通东西、纵贯南北的国道线远不足以举其大、及其深。但行路间,仍可见一幅恢弘壮美的历史画卷铺展开来——
良渚、二里头、殷墟,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年;秦月汉关人不见,莫高窟、榆林窟、龙门石窟的造像壁画历千年而不朽;从西安到玉门关,从杭州到泉州港,“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交相辉映,展现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胸怀。
今年7月至8月,解放日报“信仰之路Ⅱ·大国之道”报道组沿310、215、104三条国道路线,探寻中国历史文化传承保护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古人用脚步丈量的土地,正在今人脚下跑出新的速度与风景。
天色渐暗,矗立于伊水东岸的龙门石窟,在暮色中被点亮:先是环绕整座石窟的轮廓灯依次亮起,继而一个个龛洞内开始闪烁光芒,仿佛在诉说古老的故事。河对岸,慕名而来的游客驻足观景平台,相机、手机快门不断,记录着如梦如幻的石窟夜景。
人群中,龙门石窟研究院历史人文研究中心主任路伟静静注视着龙门石窟。这一守望,就是25年。
路伟来自陕西汉中,自幼便对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大学时选择了考古专业。1998年他从西北大学考古专业毕业后,当年底就来到龙门研究院工作。从那时起,他的人生便与龙门石窟紧紧联系在一起。
20余年始终坚持在考古一线
记者眼前的路伟,戴着眼镜、身材瘦削,不太习惯直接面对镜头。一旦镜头移开,记者跟随他从龙门石窟对岸走上横跨伊河的漫水桥,走过2345个窟龛,说起龙门石窟的历史、佛像造型艺术,路伟变得滔滔不绝,仿佛换了一个人。
万佛洞的“最美观音”、宾阳北洞“比耶”的大佛,奉先寺群雕和卢舍那大佛的神韵,这些社交媒体上的“网红”雕像,路伟如数家珍。“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50年代来龙门石窟的时候就驻足良久,把‘最美观音’的造型进行艺术创作,用于京剧《洛神》的表演中。”
2008年,龙门东山擂鼓台窟前建筑遗址考古发掘中清理出土物
“龙门石窟周边古寺院遗址、古墓葬特别多。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修香山寺记》首次提出‘龙门十寺’的说法,实际不止10座;龙门周边瘗葬的著名僧人,有记载的大概有40多位。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是因为他晚年就常住在龙门的香山寺。”他从龙门地区丰厚的文化底蕴讲起,介绍了最新的考古成果。
“奉先寺面积近3万平方米,出土了一批非常精美的皇家造像。目前正在进行的香山寺考古,位于龙门东山南麓,现存面积4万多平方米,这也是一个中长期的发掘,已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自进入龙门石窟研究院起,路伟便一直从事龙门石窟本体考古研究和周边古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先后参与石窟寺考古报告编写、龙门区域文物普查,参与奉先寺遗址、擂鼓台三洞窟前建筑遗址、香山寺遗址等考古发掘工作。
2021年,龙门唐代香山寺遗址考古发掘工作现场
与其他工作不同,一项考古研究工作要出成果,可能要几年甚至数十年,需要付出极大的耐心。“比如唐代香山寺遗址考古,发掘和研究大概要15-20年,现在已经进行到第八年了。”
2005年起,路伟参与《龙门石窟考古报告》的编纂工作。作为学术成果的一部分,龙门石窟系列考古报告预计将出到100卷。历经13年艰辛努力,《龙门石窟考古报告——东山擂鼓台区》(六册)于2018年1月正式出版。路伟带领院里项目人员始终坚持在一线工作,为这份珍贵的学术成果付出了无数的汗水和心血。
2009年,路伟又和同事兵分两路,带领考古专业的学生开展“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龙门园区文物”普查工作。他们翻越山林岗坡、穿过农田、走遍村落,通过查阅资料、走访村民、实地踏查、收集标本、绘制地图、遗存拍照等方式,最终发现140处文物点。这些发现为后续的文保工作和文旅融合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009年,带队开展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龙门园区文物普查工作
2022年,奉先寺考古调查现场进行文字记录
看到龙门石窟一点一滴的变化
2021年底,龙门石窟启动新一轮保护工程,重点治理危岩体和渗漏水病害。这也是时隔50年后,奉先寺再次启动大型保护工程。
龙门石窟所在地属喀斯特地貌,受地质构造、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等长期影响,存在裂隙、风化、水害、生物侵蚀等多种病害,如何提升保护技术,延长石窟“生命”,是路伟和同事们的重要工作。
工程施工期间,利用难得一遇的“满堂架”,路伟带领考古团队对奉先寺进行了全面的考古调查,取得了一系列新发现和新成果。比如卢舍那大佛右侧普贤菩萨的眼珠子,远看虽如瓦片一般,但太阳照上去的时候眼珠会隐隐发绿,“同事用仪器检测发现,造像的虹膜部分镶嵌琉璃,可以想象到唐代初建成时,颜色一定更亮”。说起这一最新发现,路伟不由得再次惊叹龙门石窟之瑰丽。
“龙门石窟代表了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它的价值是无与伦比的。”路伟说,龙门石窟代表了北魏、唐代两个王朝独一无二的皇家石窟艺术,也是中国石窟艺术变革道路上的重要一环,对当时域内和东亚国家都产生了极大影响。“它有2890块碑刻题记,共计30万字,近11万尊造像,2345个窟龛,独具特色、无与伦比的皇家石窟艺术代表了当时最高的艺术水准。”
成为“龙门人”的20多年里,路伟亲眼见证了龙门石窟的变化。“以前,伊河上只有龙门石窟附近的一座石拱桥,是洛阳的道路交通主干道,每天的车流要达到1.4万辆次。人们到南阳、汝州、偃师,南来北往都从这里走。”路伟还记得,早期研究所就在桥头办公,柴油车一上坡,黑烟扑扑往外冒,车辆震动,加上噪音、尾气、酸雨,不仅影响环境,也不利于石窟保护。
1999年开始,龙门石窟着手申报世界遗产,洛阳市委市政府对整个区域生态环境进行综合治理。“龙门石窟申报遗产成功后,在伊河上、下游各修了桥,交通分流之后,景区基本实行封闭管理,外来过往车辆不再从景区穿过。景区周边东西两山建成了森林公园,在环境综合治理中把90多个石灰窑、水泥厂等污染企业关停,区域生态环境显著改善。”路伟说。身为考古工作者,他深知文物保护的难点与挑战,“露天的东西迟早会消失,也许是1000年,也许是2000年。我们正通过各种科技手段与保护措施,延缓这一进程,延长石窟的生命。”
2023年11月,龙门东山擂鼓台南洞保护工程中于南洞前壁下考古清理出土佛首
另一些变化也在发生。路伟刚工作时,龙门石窟的游客数量也不少,但偶尔有游客会表达不解:“有人觉得花了钱买门票,结果只有一堆石头像,没有什么可看的。”
近年来,路伟注意到,游客对龙门石窟的观赏视角和认知程度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很多游客都提前做过功课,渴求深度了解石窟艺术和文化传承,讲解员都供不应求了。”
路伟深知,除了做好科研工作,向社会大众进行文化普及也是自己的责任。“现在我们也做移动端传播,推出‘云上龙门’等直播和研学活动,举行了30多期,总点击达到几个亿。大家愿意来听,听了之后有些人更想来现场看了。”
2011年元旦,擂鼓台南洞外南坡考古发掘绘图
建立龙门石窟流失文物档案
8月底,有人在伊河下游捡到一尊佛头,送往龙门石窟研究院,被初步鉴定为唐代石像,相关工作正在进一步开展。路伟介绍,古代伊河水量较大,伊水泛涨曾冲毁过寺院,可能会有一些造像被冲入河道。
这件事登上热搜之前,路伟就透露过龙门石窟的一项复原计划。20世纪上半叶,龙门石窟曾遭遇大规模盗凿与破坏,许多大中型洞窟里的精美石刻惨遭劫掠,流散海外。多年前开始,路伟便与研究院同事一起,承接前人的工作,开展龙门石窟流失文物的调查、整理、比对和研究工作。
利用去日本、美国等海外访学机会,路伟着重寻访和搜集了各机构所藏龙门石窟雕像,通过参阅和比对早期照片,尽力“复原”完整的佛像面貌。“二三十年代被偷盗的佛像,已经成为一种惨痛的历史。”他希望通过对流失文物的调查整理,为未来的数字化复原、虚拟修复以及展览展陈打下基础。
2023年,路伟带队编纂出版了《寰宇聚珍——流散龙门石窟雕像新编》一书,收录文物近200件,建立了流失文物的部分档案。当下,他们正在全力开展龙门石窟考古报告编写和田野考古发掘报告的编写工作。
“考古工作是探索古代、研究历史规律、揭示古代的历史文化,为当代的社会发展提供有益的内容,同时也通过考古研究来增强文化自信,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做出贡献。”
在很多人眼里,考古或许是冷门学科,但路伟不以为然。他说,自己不过是“择一业,终一生”,“为龙门石窟的发展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贡献了一点自己的力量”。
在龙门石窟进行考古调查和洞窟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