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一头连着经济大局,一头连着民生冷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要求“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日前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提出“增强现代化产业体系就业协同性”。可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就业协调联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充分”意味着量的扩大,就是要想方设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容量;“高质量”意味着质的提升,就是要进一步增强就业的适配性稳定性,维护劳动者权益,提供更加可靠的社会保障。
解决就业问题,根本要靠发展。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生物制造等未来产业蓄势待发,在这些领域,新职业不断涌现并创造着大量的就业需求;技术进步更新了传统工作岗位,企业用工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好的就业选择。
推动现代产业发展与就业良性互动,使高质量发展的过程成为就业提质扩容的过程,必将极大释放经济活力,同时也是解决当前结构性就业矛盾的关键举措。
增强现代化产业体系就业协同性,要注重从供需两端发力。把握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趋势,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产业创新融合催生新动能,努力创造含金量更高、驱动力更大、引领性更强的高质量就业岗位,带动未来岗位需求的突破性增长;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中优先支持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和企业,在推进动能转换中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推动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生产力布局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着力推进产业带动就业,紧盯劳动者素质提升,紧扣不同产业的劳动力需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加快塑造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
增强现代化产业体系就业协同性,需要各项政策的匹配跟进。各项政策导向各有侧重,落地实施却又环环相扣,没有哪一项政策可以单兵作战,都需要统筹谋划、有的放矢、增强合力。只有增强各项政策的取向一致性,推动财政、货币、投资、消费、教育等经济社会政策与就业政策协同联动,提高发展对就业的带动力,才能在统筹兼顾中增强整体效能,在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过程中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当前,我国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情况,继续加快推动相关举措落实落细,进一步提高政策措施的针对性、有效性,尽早让政策预期效果充分释放出来,将是接下来工作的重中之重。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金观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