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古斯是对我们祖先的称呼,每逢盛大节日,小朋友跟着老爷爷,老老少少一起表演,通过这个舞蹈祈祷五谷丰登、永保平安,以此记住我们的祖先,传承自强不息的精神。” 11月23日下午,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项目开赛首日,上海代表团带来的一支8分钟长舞蹈让人印象深刻,这支富有民族传统气息的舞蹈叫《茅古斯·狩》,赢得现场观众一片喝彩,获得8.96分的成绩。
茅古斯,土家语称为“古司拨铺”,意即“祖先的故事”,属土家族流传至今的古老的表演艺术之一,既有舞蹈的雏形,又具有戏剧的表演性,两者杂糅交织。“这是土家族古老而原始的舞蹈,我本人就是土家族人,来自湖南张家界。”上海体育大学艺术学院彭涨是《茅古斯·狩》的指导老师。历时一年多的训练,他们和学生将茅古斯舞灵动呈现,获得观众的喜爱。
准备出发。
“人与环境的关系都在这支舞蹈中都有体现,我们选取的主题是狩猎。在打猎过程中,会碰到不少艰险、困难,需要大家互相帮助、支持,打到猎物要一起庆祝,在这里面你会看到土家族的摆手舞、听到土家族歌‘敬山神’。” 彭涨解释说。
跳舞的都是年轻男子,只见他们身上扎满茅草,脖间戴着骨制项链,透着浓浓的远古气息。“这身衣服是由稻草田里的干枯稻草制成,还原成我们祖先的样子。项链是打猎后的战利品,我们要感谢自然,人与自然融为一体。”上海体育大学艺术学院周仕怡也是这支舞蹈的指导老师。她说,在特别的节日,或者是盛大活动,土家族整个村寨,从七八十岁老人到三四岁小孩都会跳这种舞蹈,“老老少少一起跳,以缅怀我们的祖先。”
《茅古斯·狩》的18位演员来自上海体育大学艺术学院,都是00后和90后,最小的是今年18岁的一位土家族小伙,刚上大一,他们中还有汉族、彝族、蒙古族、壮族、藏族、白族等十多个民族,“都是我们从全校学生中选拔出来的,很多同学是第一次跳舞,都非常努力”。
比赛现场
茅古斯带来了远古的激情与呐喊,需要舞者的力量、韧性与协调性。来自云南的一位18岁白族小伙曾在练舞中受伤,上场时依旧带着轻伤。队友们告诉记者,这支舞需要很强的体力,但最重要的是彼此配合,齐心协力完成一个个高难度动作。
“我们的祖先自由奔放,且有合作精神,这也是这支舞要传递的精神。”彭涨说,祖先的劳动、打猎过程都是群体性的,远古时期出没很多野兽,一个人打猎是非常危险的,所以都是集体去打猎,需要大家彼此合作,而这种合作精神就体现在舞蹈中。
学生们在排练。
记者注意到其中一个场景:一位身强马壮的蒙古族小伙子作为基座,托举住一个汉族小个子。“这个动作是感谢自然,因为人从自然中获取食物,得到了能量,我们要保护自然、回归自然。”彭涨说,这是接近尾声的一个动作,小伙子们已经跳得很累,必须非常专注、心无旁骛,才能稳稳立住。
“我们希望通过传承这支原生态茅古斯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彭涨道出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