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产值460亿元的地方干事业找工作,是什么感受

2020-06-04 06:00:00 上观新闻

3日一大早,同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负责人聂文青“打哈欠遇到送枕头”。原来,这家去年年底开始在同济科技园孵化器创业的高科技环保企业,主打大气污染监测与治理技术,目前已经洽谈成熟的项目四五个,人手实在不够。前一天晚上刚商量好,得招满5个岗位:俩助理销售、俩销售工程师、一位行政助理。结果早上进孵化器大楼一看,园区贴出新告示:“针对园区有招聘需求的大学生创业企业,可以填写相关岗位信息表,园区将对接校内相关部门面向学生发布……”

“我们要人很急,6月底前得搞定,这下放心了,”同济大学经管学院硕士研究生聂文青说,既是创业者,也是应届毕业生的他说,“根据项目要求,下半年我们准备在山西设办事处,到时候队伍会更加壮大。”

在同济大学周围,包括赤峰路、密云路、中山北二路、江浦路、控江路、大连路、四平路等合围的2.6平方公里的核心区,正是环同济知识经济圈的核心圈层,2019年其总产出达到460亿元。设计、环境、能源等产业集群在此集聚。曾有人将这里比作“亚马逊丛林”,生态群落复杂,共生互补,因其规模效应,在业务流量、信息、价格等方面,占据较大优势。

更重要的是,这里因此成为人才高质量创业、就业的热土。

最有价值的企业发展动能:青年人才近在眼前源源不断

2001年建立的同济大学科技园,多年来融入环同济知识经济圈的生长,更以与高校专业的紧密联系,成为其重要策源地。由于疫情等多种因素,一些地方原本有意向创业的年轻人却步,然而在同济大学科技园总经理戴大勇案头,正放着今年第一批待讨论的16位青年创业者的材料。

同济大学经管学院工商管理硕士薛志强,就是其中之一。他和来自复旦、中科大等高校的5位年轻人准备在“消防及除菌消毒领域的水威力智能应用系统”项目中大展拳脚。团队里各大学都有,为啥选择落户同济周边?上午刚从同济建筑设计院回来的薛志强回答很简单:因为近。

“建筑设计之初,可以应用我们的系统,所以刚跟设计院项目组专家聊市场需求,”小薛说,离得近,太方便。近的何止一家。同济环境学院的给排水专业、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的暖通专业……这些都近在咫尺,随时可以上门学技术、谈合作。最近,薛志强刚刚跟同济古建筑专业的专家们搭上线,正在探讨如何将新技术应用于古建筑保护。对未来信心满满的他,和创业伙伴们想了好几个公司名,每一个选项都是“同”字打头。

同济科技园的四个分园和一个基地

依托高校品牌、与优势专业相结合,如此充沛的营养导入,带来许多企业的高质量生长。与一般创业园区不同的是,依托大学,近在眼前源源不断的青年人才,是最有价值的动能。“我们始终坚持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大学属性、科技属性,推动大学科技园与城区共发展。”戴大勇说。负责大学科技园的这许多年,他见证了许多薛志强这样年轻的“初生牛犊”,成长为成熟企业家;见证许多企业“从一两杆枪到几百号人”,吸收更多学子就业,也带来更多前沿知识、创新潜能,如此循环往复,积淀为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发展的底蕴。

他举例,同臣环保,这家初创只有几个环境专业毕业生的公司,凭借在污泥处理的关键技术,12年后公司已有数百人,年产值过三亿元。他们的污泥脱水设备占据全国六成以上的市场份额,目前正在筹划上市。更有意义的是,这家企业也催生了新的下游产业链。毕业于同济材料学院的成铭钊,利用独特的技术,搞起了“污泥脱水后渣滓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项目,这块新领域未来可期。

大学与产业布局联动发展,激活更高层次岗位需求

“最近我们收到很多实习申请,”上海无奇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负责人钟燕说。2014年起,她进入同济大学历史建筑保护实验中心,师承戴仕炳教授,在历史建筑保护和材料研究领域积累了不少经验和人脉,2018年8月博士毕业的她,获得大学生创业基金10万元天使轮投资,一年半来已经参与多个长期项目,有的得干7、8年。“疫情并没有影响我们的业务,”钟燕说。当被问及为何选择把公司开在母校身边,她回答,“离我的实验中心很近,和同学约饭容易,十号线有站出差方便……”一口气回答好多原因的她没有意识到,本科、硕士、博士都在这校园完成的自己,流露些许依恋。

同济大学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方雅静介绍,统计显示,今年同济大学生创业园中15家创业企业共招收41人,来自全国各高校。同时,更大范围内的环同济知识经济圈,每一年都吸纳着更多青年在此开启人生新里程。

如今,通过大学校区、科技园区与公共社区融合和联动,环同济知识经济圈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涌现出一批科技含量较高的企业。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杨浦区共有高新技术企业742家,其中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内高新技术企业392家,占杨浦区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的52.8%。以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为例,截止2019年底,依托科技园区注册企业达2300余家,行业分布主要涉及现代设计、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先进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均属于国家和上海市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

2018年12月17日,依托同济大学建设的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成立。未来,同济大学将重点聚焦智能制造产业、信息技术服务产业、绿色经济产业。与校内新动静相呼应的,是周边社区的新气象——同济四平路校区所在的杨浦区明确提出,未来15年内将集聚优势资源,实现从创新杨浦到智能杨浦的升级。大学与产业布局联动发展,激活更高层次岗位需求。

栏目主编:徐瑞哲 本文作者:彭德倩 文字编辑:彭德倩 题图来源: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官网
均同济大学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