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定海路,程乃姗笔下的“上海穷街”将走入历史

2021-12-26 07:16:01 上观新闻

上世纪80年代,作家程乃姗根据自己在杨浦区生活的经历创作了小说《穷街》,并被改编成电视剧。“穷街”的原型,是杨浦区定海路。12月19日,定海146街坊启动旧改“二次征询”首日即高比例生效。这几日,居民陆续搬迁,一同搬走的还有沿街经营了几十年的老商户。

从杨树浦路拐进定海路,商贩林立,鱼档、肉档、菜档、茶叶档、点心档,所售门类应有尽有。每日早晚,街上的人摩肩接踵,俨然一派热闹景象。定海路的烟火,几乎承载了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

定海路上的各色商铺。

今年50岁的汪理妹老家在安徽黄山,她在定海路上的汤圆店已经开了20多年。当初,夫妻俩听老家人说在上海开店赚钱,便带着10岁的儿子来到上海“闯一闯”,在定海路上以每月1000元的租金租下了沿街店面。后来房东家老人去世,他们把楼上的房间也租下来,楼下经营,楼上睡觉。20年后,租金从当初的1000元涨到了上下两层每月9000元。

汪理妹在给客人盛饭。

小店没有名字,招牌上简单地写着“老馄炖汤圆店”。但由于在附近街坊做出了口碑,每天早上和中午是生意最好的时候,店里面坐满了,人都站在门外吃。“人家是朝九晚五,我们是朝五晚九,”汪理妹说。每天早上四点半新鲜的皮子送过来,夫妻俩就要开始忙活。“食材从来不过夜,宁愿自己吃亏也要货真价实。”就这样,小店一天能卖出1000个汤圆,营业额3000元。

小店忙碌一上午,水换了三锅。

“转眼间20年过去了,我们一直被‘困’在这个弄堂里,全年无休,上海基本上没去过什么地方,”汪理妹说,“动迁以后,我们就要回老家了,希望在走之前能好好看看这座城市。”

定海路连接杨浦滨江和内陆腹地,沿线分布着众多旧式里弄,都是有100多年历史的老房,在不远处高楼的映衬下显得矮小苍老。

老房子和不远处的大楼形成对比。

146街坊是定海街道最后一个实行改造的成片二级以下旧里。

吃过午饭,72岁的李彩娥在自家阳台上晾晒衣服,儿子管锦明就在离家不远的定海居委会工作。“我从小住在阁楼上,直到结婚后才搬出去,”管锦明说。阁楼原来是尖顶的,中间高,两边低,身高1米73的他只有站在正当中才能直起身来。

管锦明比划阁楼的高度。

李彩娥在过道搭建出来的灶台上洗菜。

李彩娥爬到阳台上晾晒衣物。

在狭窄的楼梯里穿梭。

“阿拉杨浦是上海的下只角,那定海就是下只角的下只角,下只角的平方。”这是1986年电视剧《穷街》里的一位定海居民的感慨。在定海146街坊,许多和管锦明一样的老居民蜗居老房数十年,度过了他们整个青春。

万孝镜今年刚退休,妻子蒋雅俊是杭州路一小的老师。他们的家里种了很多水培植物,绿箩、多肉被安放在各种各样的瓶子里,在阳光下透着生机。

万孝镜的太奶奶是十七棉的工号为“100号”的女工。“我在这里住了60年,我爸爸住了80年,”在万孝镜的记忆里,老房最多时住了六口人,跨越三代。“后来实在住不下,父母自己搭了一个阁楼,因为买不到木头,就用了铁支架。”通往阁楼的木楼梯也是父亲做的,用了20多年。

1994年,蒋雅俊嫁过来的时候,老人把楼下的房间让出来给儿子儿媳做婚房。“那个年代找男朋友的标准就是家里有个房间就可以,”蒋雅俊说,“结婚那年,我们能有一个15平方米的房间,后面卧室,前面客厅,有沙发、电视机,在当时已经觉得很好了。”

几年后,老人得了脑溢血,行动不便,他们就和父母交换房间,夫妻俩住到了阁楼上。生活虽拥挤,但却温馨。“最难忘是过年时,兄弟姐妹六个,一大家子挤在圆桌边吃年夜饭,椅子不够,都坐在了床上。”后来,两位老人相继去世,只剩下夫妻俩、女儿和一位哥哥仍住在这里。

搬迁在即,夫妻俩已经打包好行李,空荡荡的房间冷清了不少。谈话间,蒋雅俊从角落里翻出了一盒购于上世纪90年代的果盘套装。“这是我结婚时候的嫁妆,是过年时放糖果和水果用的,但家里太小没地方放,就一直没有拿出来用,”蒋雅俊掀开尘封的包装盒,里面的盘子还晶莹发亮。“以后等我们搬了新家,就把它放在客厅的茶几中间,肯定很好看。”

蒋雅俊和邻居在楼梯上下忙着搬家。

房间已基本收拾清空。

墙上贴着老照片。

挂历和开关。

万孝镜夫妻俩在打包行李。

蒋雅俊翻出了年轻时作为嫁妆的果盘。

入夜,老居民区安静下来,而定海路的喧嚣才刚刚开始。“以后准备搬到哪里啊?”这是记者采访商户时听到最多的话。不少撤离的商铺门口已经砌上了高高的砖墙,有的店家会在墙面写上新店的地址。

每搬走一家,就少了一份喧嚣。到今年年底,杨浦区将全面消除成片二级以下旧里,曾经的“穷街”将走入历史,而迎接他们的会是新生活的阳光。

艾志娟嫁到定海27年,她的猫养了16年,她给它取了个最简单的名字,“咪咪”。

旧改基地里四处张贴着看房宣传单。

小朋友在玩健身器材。

等待搬家的居民。

居民家中清出来的“老古董”。

房东告示。

居民在电线杆上晾晒衣服。

服装店在清仓大甩卖。

入夜,定海路上开始热闹起来。


商户在灯下做着买卖。

茶叶店老板娘在门口灶台上炒菜。

鸡蛋铺老板娘一边看剧一边看铺。

海鲜档老板正在将冰块锤碎准备收摊。

居民把打包好的行李装上车,搬离老街。

“最后三天,动迁之前大甩卖!”街上回响着商户小喇叭里传出的声音。蟹壳黄店铺里飘出阵阵香气,茶叶店老板在门口炉子上炒起了菜,海鲜档老板蹲在路牙子上挫冰,锥子撞击冰块的声音夹杂着叫卖声,组成了定海路最后的回响。

栏目主编:张春海 本文作者:赖鑫琳 文字编辑:赖鑫琳
上观新闻 赖鑫琳 摄影报道
视频拍摄:赖鑫琳  剪辑: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