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乐小区位于徐汇区康健街道的桂林东西街片区,始建于1992年,分为桂林东街一至四街坊,各街坊建筑风格各异,特色鲜明。这里还曾是20世纪90年代家喻户晓的电视剧《孽债》的主要取景地之一。1994年电视剧拍摄时,康乐小区刚刚建成一年多,因其设计新颖、配套齐全,成为当时的住宅“网红”小区。那时,上海的人均居住面积仅为6.6平方米,而康乐小区的户型面积达到30~50平方米,成为许多人羡慕的对象。
然而,三十年岁月如梭,康乐小区也难逃时光的侵蚀,建筑本体和室外环境渐渐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败。曾经的新工房,如今已成为人们口中的“老破小”。尽管如此,康乐小区作为中环内的成熟社区,依然承载着许多在上海打拼的年轻人的“上海梦”,也是许多老年居民心中的珍贵记忆。
康乐小区修缮后照片
为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徐汇区对康乐小区进行了“三旧”变“三新”修缮改造工程。“通过前期现场勘查发现,康乐小区建筑外立面存在开裂空鼓和反复修补的历史痕迹;屋面虽然整体基本完整,但也存在年久失修、构件腐蚀、屋面漏水等问题;公共楼道钢窗存在不同程度的油漆剥落、框料变形、玻璃缺失等问题;还存在外墙管道破损、空调外机散乱等问题。”区房管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针对这些问题,改造工程进行了针对性的修缮,并精心打造了十大亮点和节点区域,让小区在保留记忆的同时,焕发出新的光彩。
建筑立面改造前
建筑立面改造后
第一大亮点是将记忆延续与更新完善相融合。在保持康健街道整体色彩风格的前提下,小区的外墙主体色选用了米白色系,一楼及公共楼道部分则采用了咖啡色,局部阳台则延续了小区原有的外墙砖红色,以此作为对过往记忆的致敬。同时,对建筑屋面的沥青瓦及油毡防水层进行了拆除,对钢屋架进行了检修加固,并重新铺设了防水层和沥青面层,确保了屋面的安全与美观。
公共楼道改造前
公共楼道改造后
第二大亮点是“安全防护+文化楼道”。在提升小区景观环境的同时,改造工程也注重对公共设施的完善与更新。通过塑造中心小花园、形成各具特色的景观带以及挖掘街坊组团潜力空间,小区形成了“一轴-两带-八节点”的景观格局,为居民提供了更多可游可憩的场所。
据了解,“一轴”是对小区中心轴线进行了提升,塑造了一处可游可憩的中心小花园;“两带”是结合东、西区入口的活动广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景观带;“八节点”是挖掘街坊组团潜力空间,在街坊组团绿地以及幼儿园、喷水池、开心菜园等区域形成了八处具有特色的景观节点。
中心绿地廊架改造前
中心绿地廊架改造后
第三大亮点是打造“可游可憩+户外交流”空间。为了满足居民对户外交流空间的需求,小区设计了两座全新的休闲廊架,不仅造型优雅,还配备了顶棚及座椅等设施,为居民提供了一个舒适宜人的休闲场所。
海绵景观示范区改造前
海绵景观示范区改造后
西南出入口改造前
西南出入口改造后
此外,小区还设置了生态海绵与健身步道相结合的亮点区域,利用下凹绿地和雨水花园等设置透水功能的健身漫步道,既满足了海绵城市的建设要求,又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户外游憩场地。同时,通过对入口立柱的包装与灯光设计、儿童与老人活动场地的设置以及户外客厅的打造等,小区在细节之处也体现出了对居民需求的细致关怀。
康乐小区喷水池改造后
值得一提的是,小区还对喷水池进行了整体提升设计,不仅更新了水池池壁池底、水池后方小建筑及两侧景墙等设施,还配套了灯光喷泉等装置,让原本干涸破败的喷水池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钦州南路围墙改造前
钦州南路围墙改造后
主干道天井围墙改造前
主干道天井围墙改造后
此外,小区还通过更新围墙装饰、融合围墙与绿化等手段,提升了沿街形象和整体观感。
桂林东街出入口改造前
桂林东街出入口改造后
在入口区域的设计上,小区也下足了功夫。通过重新包装立柱、LOGO墙等设施,并增加装饰灯等元素,不仅提升了入口的辨识度与形象,也为居民带来了更加温馨与便捷的归家体验。
经过这一系列的改造与提升,康乐小区不仅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更成为了徐汇区“三旧”变“三新”中延续城市记忆、有机更新的示范性项目。
来源:上海徐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