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浦东观察 > 文章详情

为“美好生活”增添新色彩,浦东新添6家“星级美术馆”“美术新空间”

转自:浦东观察 2024-12-25 19:05:14


近日,2024年上海美术馆发展主题日活动在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举行。活动中发布了首批25家“星级美术馆”, 至此上海初步构建起由全国重点美术馆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领衔的“1+25”的头部美术馆格局。此外,还发布了新一批15家“美术新空间”名单,让上海的“美术新空间”队伍扩容至30家。


这其中,浦东新增了金桥碧云美术馆、浦东美术馆、上海艺仓美术馆共3家“星级美术馆”,新增了川沙七灶艺术中心、东园二露天美术-枢纽站、市新小区电梯美术-枢纽站共3家“美术新空间”。


构建“1+25”头部美术馆格局



自去年起,上海开展了全市的美术馆评估定级,通过设施建设、藏品管理、展览策划、公共教育、数字化建设等方面的综合考量,首批评选出25家整体实力在全市居于前列,能够为其他美术馆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与模式,在行业内能起到引领示范作用的美术馆,冠以“星级美术馆”的称号,构建“1+25”的头部美术馆格局。


以上海市美术馆行业发展历程为切片,在新时代发展浪潮中,文旅产业已然步入更重品质、更重融合、更重场景的新阶段。文商旅体的深度融合,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作为全国重点美术馆,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发挥“国有美术馆航母”引领作用,近年来推出了自主策划的“何谓海派”“海上观潮”等影响广泛的系列品牌展览,更有“中国式风景”现象级大展引爆全城热度,同时提供多元化消费场景,促进文商旅体联动。


作为一家年轻的美术馆,浦东美术馆开馆三年多来,与众多世界级美术馆、艺术机构以及艺术家携手,通过持续举办重磅展览和位于陆家嘴滨江的文旅地标优势,搭建起国际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平台,汇聚了来自全球的观众,展现美术馆在全球视野下的文旅融合探索。



此外,上海艺仓美术馆同样位于浦东滨江,打造了容纳不同业态空间的“艺仓水岸”廊桥,成为一条1.2公里长的“城市文化艺术项链”。金桥碧云美术馆则是坐落于碧云国际社区的社区友好型美术馆,一直从当代艺术的角度寻找与大众的连接点。




未来,星级美术馆评估定级将有节奏地长期开展,通过科学、系统的评估方式,激励美术馆不断提升自身的建设水平。


“小而美”新空间打破艺术围墙


不同于传统美术馆,“美术新空间”指的是在室内或户外的特定空间内,经常向社会公开陈列展示视觉艺术作品的非营利场所。它们如繁星般散落于城市肌理中,在商场、在社区、在地铁、在公园……这些“小而美”的新空间发挥着艺术展览和美育传播的功能,嵌入市民生活,不断打破艺术与公众的围墙。


作为“乡村振兴中的艺术明珠”,川沙七灶艺术中心由上海市第五批乡村振兴示范村七灶村打造。目前,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地方重塑工作室、上海大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和上海大学社会学院青少年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为这座新空间导入艺术展览、艺术研学、学术沙龙等资源。



东园二露天美术-枢纽站与市新小区电梯美术-枢纽站都位于陆家嘴老旧小区,是两处由“社区枢纽站”参与打造的“艺术社区”。其中,东园第二居民委员会将艺术家刘毅在美术馆的作品原样搬到小区的三面墙上,打造“露天美术馆”,上海美术学院和中国美术学院学生也在小区开设工作坊,实现“社区里的艺术变革”。市新居民区则将中华艺术宫“何谓海派”系列大展中的大师佳作,带入小区加装电梯展出,打造“电梯美术馆”,同时把绘画史图片、讲座与工作坊带到居民“家门口”,拉近艺术与居民距离。




随着新一批“美术新空间”的发布,浦东现有6家“美术新空间”。据悉,这些类型多元、特色亮点鲜明的新空间,为大众提供了多维度的感官体验和情绪价值,也为城市增添了人文艺术气息。未来,“美术新空间”这一认定工作还将持续开展,动态调整并随时发布更新,市民游客无论是购物、散步还是探亲访友,都可能偶遇艺术带来的惊喜。


彰显“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发展路


近年来,“来上海看美展”已成为越来越多市民游客的文化新习惯。截至2023年底,上海市美术馆名录共收录了100家美术馆,数量继续领跑全国。全市美术馆立足自身定位,深挖馆藏资源,打造各自亮点品牌,推出多种类型的高质量展览。2024年截至11月底,已举办展览1100项,观众总数超过781万人次。美术馆成为国内外游客体验海派文化、感受上海精神的好去处,成为了城市形象的一张亮丽名片。各类大展、特展加速推动上海成为都市旅游首选地,也彰显上海“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发展路径。


2023年4月,全国首部美术馆领域省级政府规章《上海市美术馆管理办法》正式施行。此后,为了推动美术馆事业进一步向标准化、专业化、国际化方向发展,也为了市民游客在参观美术馆时拥有更舒适的体验,上海市美术馆协会积极推动《上海市美术馆服务标准》的出台,并在主题日活动上正式发布。


《标准》的内容涵盖了美术馆服务的各个领域,为美术馆的日常运营和管理提供了具体的规范和建议,也为公众设定了可参考的服务预期,增强了美术馆服务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标准》的制定是对美术馆服务细节的思考和实践,体现的不仅是对艺术的尊重,更是对每位走进美术馆观众的承诺:让美术馆更加开放、包容,让每位走进美术馆的观众,都能感受到艺术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