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崇明 > 文章详情

这对夫妻,在崇明稻田里“下一盘大棋”

转自:上海崇明 2024-12-26 10:47:50

11月23日,是小雪后的一个周末,建设镇迎来了一群从市区来聚会的客人。他们牵着狗、带着孩子,拿起了镰刀开始收割田里的水稻。随着时间推移,稻田逐渐清晰地呈现出了棋盘轮廓,稻田边上用瓦楞纸板制成的象棋被家长和孩子们一起推到被清空的稻田上。人群被分成了两队,在“楚河汉界”两边开始了博弈。

家长和孩子们在稻田里“下一盘大棋”

这场吸引500余名都市新农人走向田野,亲自参与农业劳动、游戏的活动,是“乡聚公社”每年一度的稻田艺术节,至今已经举办了8年,今年的主题是“下一盘大棋,唱一出大戏”。而在此之前,稻田的主题是迷宫、聚餐、金字塔、摇滚、宇宙、戏剧、和平……每一年,这片稻田都紧随时代,被赋予新的内涵。“乡聚公社”的实验田“崇乡美聚”连年斩获法国巴黎DNA设计大奖、美国纽约设计大奖等优质奖项,而项目的负责人是一对上海夫妻——陈远、俞昌斌。

陈远、俞昌斌一家人

上海夫妻的稻田实验

陈远和俞昌斌都是福建人,两人是高中同学。夫妻俩分别毕业于东南大学建筑专业和同济大学景观设计专业,随后在上海工作、定居。夫妻共同在崇明一处乡村签下近12年的租约,并以“乡聚公社”为非营利性主体进行的乡村振兴实验。

最早是陈远注意到“崇乡美聚”所在地中心的一间农民房,建筑学出身的她,以原始技艺修复房屋。一批本地的工匠唱着民歌,用传统的方式砌砖,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了更好地修缮老房子,陈远特意去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修了建筑遗产保护的博士学位。

跟着妻子迈入乡村,景观设计专业的俞昌斌就聚焦于农房之外的田野。与妻子学院派的内敛、专业化风格不同,俞昌斌显得更为活跃和擅长社交。活动当天,他不停辗转于不同的场合,把不同领域的人聚到一起。

“崇乡美聚”的成果于2018年获得了行业广泛认可的英国皇家园林学会奖(LI Awards)国际杰出贡献奖。“不仅仅是景观设计本身,更多的是展示了和社会的互动性。”业内人士评价。

俞昌斌解释了稻田丰收部分的设计理念:“外国有‘外星人’创作的麦田怪圈,而崇乡美聚是根植于农耕文明的大众参与。”与时代同频共振,大众收割稻田的图形主题也不停变换。“2021年元宇宙大热,我们的主题是宇宙。基于去年的时代背景,稻田被设计为三叶草的形状,主题是和平。”俞昌斌说。

“崇明比较远,不可能天天来,但可以一年来三四次,参与插秧、丰收等劳作的关键环节。”俞昌斌说。今年越来越多的上海市民走进田间,俞昌斌发布了108位新都市新农人计划,希望通过农场把村民和都市链接起来,邀请每个都市人认领一块共享菜田,把好的食物分享给社区居民。

俞昌斌还在当地打造了一个“建造节”,每到这个节点,就会有来自不同高校、院系的师生参与到大地艺术装置设计。稻田上,活动当天依旧伫立着不少来自高校的大地艺术装置。它们有的模仿稻田的丰收器具,有的模仿稻浪,有的则展现了新时代的AI作图功能。

“崇乡美聚”还举办“稻垛集市“,既延续中国传统乡村集市,又吸收国外的街头市集特色,邀请农户与手工艺人一起来摆摊。

目前“乡聚公社”还是一个共建共享的公益项目,没有进入商业盈利阶段。“不仅是在做农业生产,更希望把农业变成大地艺术。”俞昌斌表示。

稻田里的艺术装置

不同人群的同一片天

设计、大众、摆摊等多元要素的加入,使得这个位于崇明小镇的田园集市越发热闹和国际化。

今年3月份,荷兰桑德伯格艺术学院前院长、Makkink and Bey设计工作室创始人Jurgen Bey到了中国,并与厦门大学建立工作关系。入乡随俗,Jurgen Bey似乎和当地的生活融为了一体。在舞台上、篝火边,他和周围的居民一起随着音乐起舞。傍晚,他和建筑行业同行一边欣赏烟花,一边聊天。

在Jurgen Bey看来,故乡荷兰和上海农村具有不少相似性,土地、生活被连在一起,“这个项目与旁边的村庄一起发展,遵循一种非常本土化的痕迹,不像那些崭新的建筑。在共同工作的进程中,学生们也能确保村庄中的旧社交网络能够为下一个时代所发展。”

“崇乡美聚”试验田确实和当地互动着。

稻田中央戏台边的长椅上,坐着一溜肤色黝黑、穿着围兜的妇人。她们是建设镇当地的居民,也是“乡聚公社”的邻居,偶尔还会帮忙招呼人到灶台上去拿红薯和玉米。这场家门口的聚会,对他们而言是一种常态化生活。“每年都来,凑凑热闹。”一位正在欣赏昆曲的阿姨说。

台上演出戏曲的是沈小燕,作为全国昆曲教育第一人,她带领团队演出的同时,也带领更多参与活动的孩子学习昆曲。这也是今年“崇乡美聚”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六艺和八雅,精选出中国象棋和昆曲两大代表,策划主题“下一盘大棋,唱一出大戏”的一部分。

正如“崇乡美聚”最早作为俞昌斌给孩子进行自然教育的场景一般,“乡聚公社”的摊位中,这种跨疆域的代际对话特质延伸了出来。

来自南京的朴育校园农场在摊位上展示了大量被制成玉米、糖葫芦外形的有机面包。张敏和文乔是朴育校园农场的对外联络人,他们在江苏南京与近20所初、高中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孩子们开辟属于自己的农场实验,使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参与田间劳作,吃上自己种的有机产品。

除了专业的机构,也有不少农人在进行朴素的自然教育探索。

“一苇有机农庄”的摊主夫妇是南汇人。为了让孩子吃上更健康的食物,他们搬到了崇明做一些简单的农活,开始了朴素的自给自足的生活。因为天冷的原因,他们支起锅子,炖着羊肉汤,摊子很偶然地成了焦点。即使正烫着的饼子还没有热,已经有人迫不及待地排队,等着拿搪瓷碗盛一碗崇明羊肉泡馍了。

随着夜幕降临,设计师、摊主、村民、家长、孩子、宠物都放下了手中的事情,围在了篝火边等待晚间的烟花绽放。尽管各自有着不同的社会角色,此刻他们都共享着同一片天空。

(来源:新民晚报)

编辑:朱怡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