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宝山县志》和《民俗上海·宝山卷》记载,宝山人有新年看日出的习俗,据说这一天看了日出,可以使一整年都眼清目明。旭日东升,预示着一年的好运。
全新贯通的6公里宝山滨江,即古堤胡塘处,就是观赏日出的绝佳胜地,历代文人曾在此留下许多颂咏佳作。
古堤胡塘,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由胡仁济主持修筑,道光十五年(1835年)江苏巡抚林则徐也曾主持兴修。黄浦江、长江和东海交汇处所观赏到的海天一色、日出东方的壮观景象——“海天旭日”,即位于吴淞口路附近的宝山滨江日出胜景。
清光绪《宝山县志》记载的宝山全境图
据《上海县志》记载,“海天旭日”和“吴淞烟雨”“黄浦秋涛”“龙华晚钟”“石梁夜月”“野渡蒹葭”“凤楼远眺”“江皋霁雪”曾被称为“沪城八景”。清乾隆年间李行南在《申江竹枝词》中这样描绘“海天旭日”:
“海日初上恰五更,红光晃漾令人惊。
须臾已见腾腾上,碧落分明挂似鉦。”
1898年,中国最早的自建铁路——淞沪铁路从现河南北路塘沽路口上海车站延伸至吴淞炮台湾后,因此处面江临海、空气清新,又远离都市,有良好的自然地理环境,一度成为上海市民郊游打卡胜地。坐小火车来炮台湾,或看“海天旭日”的晨曦朱霞,或赏“吴淞烟雨”的苍茫江雾,也一度成为时尚。
往事越千年。据清乾隆《宝山县志》载,这片在江流海潮共同作用下由长江为主的河流所带泥沙不断淤积而成的土地,一千四百多年前已成陆,境域在东晋属吴国,唐属昆山,南宋属嘉定。文人雅士们常乘着小船,沿吴淞江朝华亭、青浦、嘉定、宝山而来,寻师访友、吟诗作画,好不自在,给吴淞江沿岸增添了浓郁的人文色彩和文化氛围。
吴淞江发源于苏州附近松陵地区,古名松江,《尚书•禹贡》有“三江既入,震泽(太湖的古称)底定”的记载。元十五年(1278)松江更名为吴淞江,注入长江之处称作“吴淞口”。《宝山县志·艺文志》记载有白居易的《望海》、范仲淹的《江上渔者》、杜牧的《吴淞夜泊》、梅尧臣的《观海上潮》等,都曾盛赞吴淞江畔海韵江风的美妙。清袁祥甫在《望江南》中这样描写吴淞江畔的日出:
“申江好,胜境说吴淞。晓日暮霞光灿灿,朝潮夕汐势汹汹。过客愿留踪。”
清道光年间桐城派后期代表作家管同来宝山探望好友周济,在《宝山记游》中对这里的日出作了细致生动的描述:
“第闻涛声,若风雷之骤至,须臾天明,日乃出。然不遽出也,一线之光,低昂隐见,久之而后升。护塘观日,最为可观。”
其中所说的“护塘”,自坍没入海后,观日最佳景点便移至现吴淞炮台湾国家湿地公园的江堤。
古堤依旧,海天仍然。“江岸颇美丽可走,远处帆影笛声”,让朱自清、叶圣陶在这里创办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份诗刊《诗》。当年张允和与周有光在吴淞中国公学读书时,常来江堤散步,宝山滨江十景之“温柔石堤”,出自晚年张允和追忆周有光写的《温柔的防浪石堤》。沈从文由徐志摩推荐来中国公学教书时认识了在此读书的张兆和,他在《边城》里写“我走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地方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的原型,正是当年和他在宝山江边漫步的张兆和。
在江风海韵中壮观大江苍茫、旭日东升、舟楫如梭、江鸥飞翔之余,或能感受到朱自清当年邀请俞平伯的那份“欢喜”,或可感受到梁启超1916年由粤来沪,曾在《饮冰室诗话》里提到的吴淞口的景致:
“未至吴淞三百里,海波已作江波色。我生航海半天下,气象无如此雄特。”
“东方有座宝山,蕴藏奇珍异彩,欢迎远方的朋友来,不用喊芝麻,门儿已打开。东方有条大江,碧波连通四海,欢迎八方的朋友来,不用作介绍,心花已盛开……”在新年来临之际,带上家人来城市微度假“最美休闲骑行江岸线”——宝山滨江,看一场旭日东升,赏一场烟花浪漫。
你若能来,我们皆大欢喜!
编辑:陆天宇
资料:今古宝山
文中图片部分来源网络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宝山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