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神贯注和聚精会神有什么区别 持之以恒和坚持不懈有没有不同 走进国家级一流课程 ——复旦大学“成语与中国文化”课堂 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这门课主要面向留学生,讲授中国特有的成语及其蕴含的文化。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教授、“成语与中国文化”的第一任主讲教师王景丹一直记得,当初开设这门课程的契机是一份问卷:“我们学院做了一次问卷调查,问留学生最想学什么,很多学生选择了成语。” 课程的教学团队从零开始,一路摸索……经过多年的积累,成熟完善的课程体系已然形成。许国萍、王景丹、张媛三位老师组成的教学团队分工合作,线上线下教学顺利。 在线上,这门课登上在线教育平台,免费开放,且资源内容丰富、讲解易懂、形式多样,2024年秋季学期已有4800余人报名学习。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讲师张媛会在平台上与选课学生交流互动,及时答疑解惑,致力于让更多外国学生受益。 在线下课堂,课程的主讲教师、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院长许国萍,总是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引导留学生在学习成语时融入自己的理解,表达自己的看法。留学生往往面临记忆负担较重、想用却不敢用等困难,为此,每节课许国萍都会设计针对性的练习,鼓励学生在记忆的基础上实现创造性的应用,组织完成情景对话、主题讨论,让学生从真实语境中体会成语涵义。 不同于教师主导的传统课堂,这门课程的教与学玩出了新花样。其中,“小剧场表演”便是一种激励性的作业形式。不同学段的中外学生一起,从剧本撰写到表演排练,全程由学生自主设计完成,紧扣课程学习内容,学生们对于“编剧”“导演”“演员”这样具有强烈实践色彩的身份有着浓厚的兴趣。 成语是文字组合,也是文化传承,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自2005年起,“成语与中国文化”课程已走过20年。但老师们并不满足于已有的成就,她们出版新教材、探索新模式、走出国门、将成语教学送往海外……对这门课,大家还有着更长远、更广阔的计划。“我们希望在这门课中探索一种新的模式,让学生能尽可能早地接触一些语义透明度较高的成语,更早地深入中国的语言和文化”,这是整个课程团队对这门课的初心和愿景。
编辑:吴百欣
资料:复旦大学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