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你是否曾在张嘴或闭嘴时感受到颞下颌关节的弹响或不适?或者在咬合时感觉异常,甚至伴有疼痛?
这些症状可能与日常生活中不经意间的“紧咬牙关”有关。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不仅会导致咬肌紧张,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咬紧牙关这种行为?
人们在放松状态下,口腔处于一个休息位置,也叫“息止颌位”。正常的息止颌位是:轻轻闭上嘴巴,舌头会填满口腔,撑开上下牙齿,距离2-3mm,让牙齿不咬在一起;舌头放松的时候,舌头轻抵腭部,舌尖放在上牙面后中间,脸部肌肉放松,用鼻子呼吸。正确的息止颌位能维持面部的协调美观、防止牙齿过度磨耗、保护颞下颌关节的作用。
“再坚持一下,咬紧牙关就过去了”是我们平时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其实,这里的“咬紧牙关”大多是由于人们受较大压力所致,属于一种有害的、非生理性的牙齿接触。我们在未进食安静时,上下牙列经常处于接触状态,甚至紧咬状态,会导致咀嚼肌过度收缩和关节过度受挤压,是一种危害较大的口颌系统非生理性运动。
据统计有5.5%-16.5%的成人睡觉时紧咬牙或者磨牙,16%~32%的成人可能患清醒紧咬牙/磨牙症,所以紧咬牙关这事是比较普遍的。而在现实中,人们通常很难意识到自己在紧咬牙关。当察觉到的时候,问题已经累及咀嚼肌、颞下颌关节,造成牙齿损耗了。
平时,我们可以先通过下面几个问题,对自己做一个初步的判断:
①在你正常状态下,上牙和下牙是否咬在一起的吗?
②平常是否会出现以下状况:
腮帮子疼;咬肌变大;嘴巴张不大或者卡顿;张嘴时关节弹响。如果上面情况在自己身上都有的话,提示有可能存在紧咬牙的情况。
长期紧咬牙的危害
首先,是容易出现牙齿、牙周受损,损害口腔健康。经常性地咬紧牙关,会让牙齿表面过分磨损,容易引起牙本质暴露。在这种情况下,牙齿对冷、热、酸等刺激食物更加敏感;同时,长时间紧咬牙也会累及牙周组织,进而出现牙龈出血、牙龈退缩,甚至牙齿松动脱落等现象。
其次,紧咬牙可能影响面部轮廓。频繁紧咬牙,会过度调用我们的咀嚼肌,咬肌和颞肌容易产生疲劳和酸痛,便会出现腮帮子疼、太阳穴疼等。肌肉用进废退,咀嚼肌在长期紧张之下会变肥大,影响面部轮廓,于是视觉上我们的脸越来越方而大。
再次,持续紧咬牙,会导致颞下颌关节疼痛、功能紊乱,引发嘴巴张不大和卡顿、张嘴时关节错位、弹响等问题。除了上述危害之外,还可能影响睡眠质量;同时引起头颈部肌肉紧张及不适感。
解决措施
如果已发现自己有紧咬牙关的现象,也不用紧张,可以先尝试下面的3个辅助小练习:
①舌位练习:
尝试用舌头向上舔鼻子,保持这个动作10秒钟,然后顺着门牙再缩回来。这个动作可以帮助我们慢慢找到舌头贴在上颌的感觉。
②多发N音:
唇闭上,舌尖顶住腭部,发n的音,此时上下牙齿间自然会分开,帮助我们更好找到息止颌位。
③口唇间吹气:
上下牙齿略微分开,嘴唇放松,舌头休息,不要用力顶住腭部,可以在口唇间吹气,辅助下颌到达放松位置。
另外,还可以在常待着的地方贴上便利贴,每次看到的时候,提醒自己该放松下颌了。
当紧咬牙的程度比较严重,或者有深覆(牙合)、颞下颌关节紊乱的朋友,当务之急还是去医院检查,专业医生会结合你的个人情况给出治疗建议。值得注意的是,紧咬牙目前尚不存在能够根治的方法。如果主要诱因是精神和情绪问题,解决压力源显然才是重中之重。
作者:章臻 指导专家:季彤
来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