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人大 > 文章详情

聚焦“床边、身边、周边”!这场“人民城市议事厅”大讨论热议长寿时代养老这件事

转自:上海人大 2024-12-30 16:58:09

截至2023年底,闵行区户籍人口126万人,其中户籍老年人口42.83万人,占34.01%。在“最具幸福感城区”的闵行,如何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叔叔阿姨,你们生活在闵行幸福吗?有哪些幸福的事情呢?”在主持人的提问下,一场聚焦“床边、身边、周边”共话养老的“人民城市议事厅”大讨论活动在闵行区浦锦街道传递议事话筒。

12月27日下午,闵行区人大常委会主办,区民政局、浦锦街道承办的以“床边、身边、周边,聊聊长寿时代养老这件事”为题的“人民城市议事厅”基层治理大讨论活动,邀请居民群众、人大代表、政府工作人员、专家学者,以及与话题密切相关的养老机构、养老企业工作人员等200余人开展议事。

如何让居家养老更有质量?

长寿时代“养老”变“享老”的必答题

“社区食堂解决了我们小区800多名老人就餐难的问题,这就是幸福。”一名居民区书记率先发言,“老人在社区食堂吃饭的时候,都是笑容满面的。”“我是一名独居老人,适老化改造项目帮我改造了智能马桶,还能享受政府补贴,自己只花了几百块,我感觉很开心,真的很开心。”现场的一名阿姨接过话筒,高兴地表示。“昨天晚上,我们用定位数据追踪到了一位认知障碍症老人,感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一名养老机构工作人员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

围绕就医、就餐、配药、生活等居家养老问题,大家纷纷谈了自己的感受,也提出了问题。“适老化补贴政策具体怎么享受,能不能加大宣传?”“现在科技养老产品确实好用,但价格偏贵,一个助浴器要16万,普通家庭难以承受。”区民政局、养老服务机构等现场作了回应。

议事开始前,一份围绕话题的线上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居家养老是大多数老人的第一选择。如何从养老现实出发,提高居家养老服务水平?在讨论中,各方代表提出各自关于提升适老化改造服务水平、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兼顾多元化需求、促进智慧养老发展等的见解和建议。

丰富健康的精神生活

长寿时代“养老”变“享老”的重要组成部分

“老年人的幸福在哪里?我觉得既有物质的需求,又有精神的需求。”市人大代表唐曙建的一句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区人大代表胡伟现场分享了一个小故事,“有一位爷叔一直追问我们一处在装修的书场什么时候重新开放。原来,他的老父亲80多岁了,每天最期盼、最开心的事就是去书场里喝个茶,听评书,这样晚上才吃得下饭,睡得着觉。我们要利用好身边的文化阵地,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我很同意这个观点。我们可以组织引导老年人把自己的学有所长继续贡献给社会,在老年大学、城市书房、博物馆等地方,继续发挥余热,实现自己的价值。”闵行区人大代表李立桢补充道。

如何让“养老”变“享老”?除了在就餐、出行、就医等方面需要更贴心的照顾,丰富健康的精神生活也是重要组成部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也应当注重老年人的精神需求,让老年人精神世界更丰富,晚年生活更幸福。

环环相扣的社会各方努力

才能实现让“养老”变“享老”

“‘床边、身边、周边’不仅代表着物理位置,更映射出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与心理状态。”

“养老既是国事,也是家事。要政府做一点,企业做一点,家庭和个人都做一点,这是一个社会合力事。”

“政府应着重提升‘周边’养老设施服务,为老年人创造更加便捷舒适的生活环境。服务机构需注重服务标准与理念的转变,做到真正在‘身边’。‘床边’则需要家庭与服务机构共同努力,让老年人在家中也能感受到尊严与快乐。”

来自复旦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的两位专家为这场热烈的讨论与观点交锋作了收官发言,中肯的观点引起现场阵阵赞同的掌声。

各方对养老理念、政策、服务逐步形成共识。从居家养老品质提升、社区服务功能完善、机构服务水平提高到适老化社会支持整体改进,唯有各方环环相扣的努力,才能让“养老”变“享老”。

今年以来,闵行区人大常委会以“共议一件事”为牵引,精心选题、精心组织、精心引导,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人民城市议事厅”基层治理大讨论活动,做实人大协商,做到“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由众人商量”。全年各级人大开展议事活动45场,议事主题涵盖文化公园能否24小时开放、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建设和管理,旧房修缮、小区班车运营、乡村林下经济发展等,参与的代表和群众超过3500人次 ,推动人民群众的“金点子”转化为基层治理的“金钥匙”。

稿件来源:“闵行人大”微信公众号

觉得文章不错,就点个“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