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浦东新区,有一所拥有80多年办学历史的高中。2018年,这所学校迎来了历史性时刻,历经8年的不懈追求和努力建设,成为浦东第一所获上海市教委命名的市特色普通高中。 这所学校就是上海海事大学附属北蔡高级中学(以下简称“海大附中”),以“航海文化教育”为办学特色。 什么是“航海文化教育”?校长马淑颖介绍,海大附中“航海文化教育”致力于让学生成为具有航海精神的自强者、坚毅者、合作者与创新者。学校以航海文化为主题,打造人文、科学与工程教育有机融合的特色普通高中,学校希望“航海精神”能够陪伴学生在人生“航道”上行稳致远。 这所高中如今发展得怎么样?学校如何帮学生架好成长航道?近日,第一教育走进海大附中。
为了使航海文化和航海精神深入每一个师生的内心,海大附中把课堂搬到了山海间,让师生带上项目出海远洋。
从祖国最南端的西沙群岛到造船业大国芬兰,都留下了海大附中学子研学的足迹。到海南岛、全富岛、银屿岛采集海水,调研“海水深浅不一的蓝色和微生物的关系”;登上西沙航线最大游轮“南海之梦”,听作为三副的海事大学学长讲解我国先进的航海技术;在芬兰考察“桑普”号破冰船,和芬兰小伙伴一起,探究中芬破冰船的技术奥秘……
海附学子赴西沙群岛开展研学活动
海附学子在南海邮轮的船舱中采访二副和水手
每次研学都伴随着课题任务,学校希望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拓宽眼界,在合作探究中培养综合素养。
在马淑颖校长看来,教育要走进真实世界,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高中生要具有“大视野”,像航海家一样拥有“拨开迷雾”的探险精神。
高中生有机会“说走就走”,开展沉浸式研学,源于学校丰富的资源。作为沪上唯一的“航海文化教育”特色高中,学校背靠上海海事大学,还与上海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上海海事局、上海市海洋局等单位形成了紧密合作关系。
在海大附中,学生们和专家学者面对面交流已经成为日常。每年,上海海事大学的航海专家和教育学者为附中开设特色讲座、开发特色课程,向附中学子传授航海文化知识和技能,激发航海志趣与热情。依托高校师资,学校开发了一系列航海文化课程、航海创新实验室课程,每年都开设近10个航海类科技社团。
此外,学校和海事大学推进特色大学前置课程,安排大学教授、研究生团队与高中生结对,指导完成创新课题研究。从选题、开题、资料准备、研究路径方法、归纳研讨、成果展示等各环节予以专业的指导。课题结对不仅能帮助附中学生提升课题质量,通过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也是同学们了解大学和专业、树立未来志向、思考未来发展的机会。
在海大附中,有全市唯一一座“航海”主题的创新实验室大楼,成为不少“小航海迷”的打卡地。12个创新实验室装满琳琅满目的器材,为学生提供实践探究的科创体验。据介绍,目前,航海创新实验室即将迎来2.0版,进一步提升实验室的硬件设施,为师生创造更好的教学条件。
依托航海创新实验室,让学生们喜爱的航海特色课程,在海大附中越开越多。近年来,学校开发了通识类、综合类、跨学科类、探究类等航海文化特色课程群。
科技辅导员、物理老师薛晟开发设计的“水下无人机”课程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在这门课程中,不少学生从零起步,逐步培养起工程思维与设计思维。
薛晟老师介绍,学生不仅学习了如何利用编程技术来控制水下无人机,还亲自参与设计、制作这一高科技产品。他们自主发掘现实问题需求,对水下无人机进行测试、改进与完善,在实践中锻炼了编程能力,熟悉了传感器、电动机、驱动等关键元器件。
马淑颖校长(右)和薛晟老师在2022年世界创造力峰会上与专家进行互动答辩
此外,薛晟老师还会引导学生们深入了解我国研制“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以及发展深海运载技术的历程,让他们认识到这些技术对国家海底资源调查和科学研究的深远意义。“这不仅拓宽了学生们的视野,也激发了他们为国家科技进步贡献力量的热情与责任感。”
这门课程为何受到学生们的喜爱?马淑颖校长介绍,老师们在教学中探索出SAIL教学法,即自主(Students)、互动(Activity)、智慧(Intellectual)、统整(Linked)。课程中加强实验操作和研究性学习环节,关注学生的工程素养和设计素养,将航海文化元素融入学生核心素养教育之中。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老师加入到特色课程的打造中,校园里也成长出一批研究型教师。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船舶排水量探究实验
学生使用Solidworks软件设计船帆
课上,老师带领同学们探访“海上丝路”
物化生三科老师跨学科携手打造课程“‘潜’程万里——潜艇密闭供氧舱室的设计与制作”、生物老师开发课程“海上如何求生?——海上生存手册PBL项目”……
老师们“灵感”不断,不仅在学科中不断挖掘航海元素,还通过项目化学习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提升综合素养。
在“航海文化”浸润下的孩子,不仅眼中有“星辰大海”,也找到自己的人生“航道”。
海大附中2023届毕业生陈德维,目前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说起高中三年生活,他的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因材施教”的英语课、运动会和航海科技文化节都让他难忘。
学校沉浸式的航海文化教育让他感慨受益良多。“不仅让知识的维度更加丰满,还开拓了我的眼界。”在学校航海模拟教室里体验当船长的经历让他至今记忆犹新,在他看来,收获的并不仅仅是知识,还有敢于探索和冒险的航海精神。
“在未来的专业学习中,我希望能将航海文化中的符号与意象融入作品中,通过色彩、材质和图形传达更加丰富的情感与故事,让每一件设计都承载探索未知、追逐梦想的意义。”陈德维说。
“高一期间学校开设的‘制作气动船’兴趣课让我受益匪浅,从这门课程中我感受到动手实践和创造的魅力,让我真正喜欢上科创,并生成了自己的课题研究。”目前就读于上海海事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海大附中2022届毕业生刁文骏,进入大学后依然保持着很足的科创研究热情。
“未来,我希望成为一名机电领域的工程师,在完成本科学业后计划继续就读相关专业研究生,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发光发热。”刁文骏说。
在马淑颖校长看来,“航海”让这所有80年历史的老学校焕发了新的活力,有着深厚航海教育背景的上海海事大学给了海大附中足够的“底气”,为学校提供了丰富的航海文化教育资源。
未来,学校还将不断挖掘海事大学承载的航海文化,将适合高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文化、资源引入高中教育,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开阔学生的视野。
近年来,海大附中的“航海文化教育”朋友圈越来越大,将课程资源辐射到联盟校,带动一批学校不断焕发新生。2020年开始,学校作为“航创”联盟牵头校,联合浦东新区多所中小学,推进“航创”综合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风好正扬帆。展望未来,上海海事大学附属北蔡高级中学与上海海事大学将继续深化合作,共同推动高中教育的特色化发展,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贡献智慧和力量。
文字:谢然
图片由学校提供
编辑:曹轶姗
校对:曹铒
责任编辑:吴华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关注“第一教育”
分享至朋友圈惊喜更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