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合作交流 > 文章详情

经验交流 | 长宁区与红河县协作共建谱新篇

转自:上海合作交流 2024-12-30 20:41:05

2024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年。长宁区与云南省红河县在工作中不断拓展协作领域,优化协作方式,深化协作内涵,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沪滇协作呈现出继承创新、开拓进取、升级加力的良好局面。
乡村要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
红河县立体气候显著、自然资源丰富、特色优势产业众多,但面临缺乏龙头企业带动、鲜有特色品牌等困境,长宁区在对口帮扶过程中,因地制宜,大力开展产业帮扶、招商引资、园区共建、人才培养等工作,助推红河县乡村振兴大步迈进。

隆冬时节,在红河滇红茶业有限公司茶叶加工车间,工人们正在忙碌地对生产线上的各种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据企业负责人介绍,每年冬季,他们都会对生产设备进行全面的保养和检修,包括清洁、润滑、更换易损件等环节。这些工作看似繁琐,但对于确保来年春季茶叶生产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今年3月份,我们公司在沪滇协作框架下,新引进了一批茶叶加工设备,这两天我们打算对其进行一次全面的保养,确保来年春季茶叶采摘高峰期到来时,所有设备都能高效运转,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红河滇红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道。

依托红河县茶叶产业资源,上海在三村乡、洛恩乡、架车乡和垤玛乡先后完成共建就业基地帮扶加工车间4个,吸纳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同时,借助沪滇协作平台资源优势,积极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引导东部国企资本、民营资本等经济实体和优势资源落地红河,共建共育协作发展新引擎。
“一个个沪滇协作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在红河县各地‘落地生根’,为红河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红河县农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喻飞说道。
山区的设备保养接近尾声,红河特色热区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当前正值瓜果蔬菜种苗培育管理的关键期,大羊街乡的云南桔龙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育苗基地里,配备着崭新的尖端温室、网棚及水肥一体化系统。大棚内,牛油果幼苗郁郁葱葱,长势喜人,工人们正忙着将一株株幼苗进行嫁接移栽,做好各类管护工作。
据了解,云南桔龙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沪滇协作招商引资入驻红河县。公司将利用红河干热河谷气候与土地资源,计划在红河地区将牛油果种植面积扩展至2000-3000亩。

云南桔龙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经理高雪洁介绍说:“目前我们公司已流转216亩土地,建成50亩高标准牛油果育苗苗圃,配备了尖端温室、网棚及水肥一体化系统等,将以高标准、高质量、高产量推动产业发展,弥补供需缺口,打造云南高原现代农业新增长点。”  
时下,正值哈尼梯田鸭上市旺季。在红河县哈尼梯田特色产业示范园内,机械声轰鸣作响。经过一系列流程后,完成冷冻的梯田鸭被打包封装,直销外地。
红河县哈尼梯田特色产业示范园工作人员表示:“公司采取订单式和保底收购方式,将分发给老百姓养殖的20多万羽梯田鸭收购用于加工,可实现日加工15吨梯田鸭,加上沪滇协作的帮扶机遇,产品稳定销往北京、上海等地的超市和精深加工企业。

红河县哈尼梯田特色产业示范园作为近年沪滇帮扶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园区占地面积976.14亩,由长宁区援建。目前,通过招商引资,红河云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和云海之巅食品科技(红河)有限公司等企业已入驻园区,为当地提供屠宰、管理、销售等多种工作岗位,吸纳了当地近千名劳动力就业。
沪滇协作有温度,安居乐业暖人心
在抓好农业产业建设的同时,红河县依托沪滇协作项目,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2024年投入帮扶资金打造甲寅镇龙宗村和迤萨镇牛皮寨乡村振兴示范村,一个环境整洁、生态和谐、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的幸福美丽新红河正逐渐形成。这不仅是两地政府共同努力的结果,更是两地人民心手相连、团结奋斗的结晶。
红河县迤萨镇牛皮寨村民塔家福说:“这几年来,村庄的变化很大,过去的路是土路,现在变成了水泥路、沥青路,房屋也装修得漂漂亮亮的,还帮我们修建了果蔬交易市场。

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在沪滇劳务协作工作中,长宁区与红河县始终把促进群众增收作为鲜明导向,加快发展观念转变和发展动力转换,不断深化劳务协作和消费帮扶,拓宽脱贫群众持续稳定增收渠道。一方面,依托上海帮扶资金和政策支持,按照“以培训促转移,以技能促就业”的思路,2024年围绕家政服务工作等培训内容开展14期覆盖213人;另一方面,积极搭建对外劳务合作服务平台,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2024年举办招聘会4场,提供就业岗位5000余个,入场求职人数1000余人,有效帮助劳动力实现有序转移就业。与此同时,帮助农村劳动力到东部结对省份就业123人、帮助农村劳动力省内就近就业2810人,新增到东部省市就读职业学校的学生20人。

此外,以“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落实市场前端、营销后端、消费终端的“三端联动”机制,积极加强平台及市场主体的深度对接。截至目前,依托上海市场、上海企业直接采购和帮助销售6006余万元的红河县特色农畜牧产品。2024年,积极探索开展“一县一品、一标一策”工作,助力红河县梯田红米闯入上海乃至全国各大中城市商场,哈尼梯田鸭、食用菌、葛根面条等11个产品入围上海“百县百品”名录,成功搭建“村社之家”消费帮扶平台。

科教文卫齐发力,大山迎来新机遇
沪滇协作高度重视边疆地区的教育帮扶,通过捐资助学、5G教室建设、教师培训、教育资源共享等方式,助力红河县边疆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日前,在沪滇协作教育帮扶项目工作框架下,春秋航空、昆明理工大学代表一行到红河县开展“红河飞行学生三年自强计划”交流活动,这也预示着将通过沪滇项目的技能培训和就业支持,帮助更多的当地青年实现职业梦想,改变人生轨迹。红河县第一中学老师杨志颖说:“沪滇协作不仅为我们带来了资金与技术,更为我们带来了理念和机遇。通过这样的项目,我们希望能够培养出更多的‘金凤凰’,让他们能够飞出大山,飞向更广阔的天空。

今年刚满18岁的瞿霞从小生活在红河县的一个小山村,家里靠种地为生。虽然很小就有“蓝天梦”,但现实的困境让她一度放弃了这个梦想。直至沪滇协作“蓝天筑梦计划”项目的出现,才重新点燃了她的希望。“顺利通过这次考核,我很开心,也很激动,非常感谢学校和春秋航空给了我这么好的平台。我哥哥是‘蓝天筑梦计划’第四批学员,我非常向往他的学业,接下来我会配合体检和政审,争取顺利通过,早日圆梦。”进复试后的瞿霞开心地说道。

随着沪滇协作的深入推进,红河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正迎来新的机遇。除了“蓝天筑梦计划”项目外,两地还在教育、医疗等领域展开广泛合作。时间回到2024年7月,红河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了一例脑出血后难治性重症脓肿分枝杆菌感染患者,后通过沪滇帮扶医疗专家以及红河县人民医院医护团队历时5个月的艰辛奋战,这位58岁哈尼族大叔脓肿分枝杆菌感染终获治愈,并于2024年12月8日康复出院,重获新生。出院前,家属再次送来锦旗,“老郭这条命,是沪滇帮扶专家和红河县医生护士帮我们续上的”,家人握着医生的手一个劲地道谢。

在帮扶边疆教育方面,沪滇协作不仅带来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在开阔边疆学子视野的同时,更是让越来越多的山区孩子走出大山追逐梦想。近年来,沪滇协作在红河县“特色办学”方面通过爱心资助、教育教学设备捐赠、人才培养等方式不遗余力地从资金、技术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帮助打造了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红河女足”。先后有足球队员360多人考入湖南师范大学、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农业大学等省内外高等院校,升学率达到98%以上,为边疆培养了像国家女子五人制足球队高艳等的一大批优秀的足球学子,部分队员毕业后受聘到全省多地从事足球事业工作。
沪滇协作谱新篇,山海情深促振兴。透过这一串串的数字,看到的是一份份沉甸甸的沪滇协作“大礼包”——住安全房、喝放心水、上学看病不再愁、道路通畅、环境优美、就业创业有保障,脱贫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未来,长宁区与红河县将持续在沪滇协作工作中发力,在援滇干部的不懈努力下,答好乡村振兴“新答卷”,成为东西部协作新典范。

来源: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