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第一教育 > 文章详情

近2000名学生与家长、500多名教育工作者赴约,2025年的开端是“学术味”的

转自:第一教育 2025-01-02 20:43:02

随着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空间计算的飞速发展,教育也将迎来一场巨大的变革。

谁去学习?学习什么?以什么方式学习?如何有判断地学习?如何以学习破局?……

站在2025年的开端,展望未来教育发展,教育界大咖和学者展开了一场深度探讨。

1月1日,“研究性学习与评价研讨会暨第一届上海学习博览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活动由华东师范大学考试与评价研究院、教育高等研究院和学习科学研究中心共同举办。近2000名学生与家长,500多名教育工作者参与了本届学博会。

在主会场活动上,3大比赛正式启动,为教师的教学变革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变革提供了支架和平台。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主任匡瑛在致辞中提到,人工智能技术为个性化学习带来了无限可能,大数据的精准分析也能更好地满足学习者的需求,“在数字技术为教育赋能的当下,教育者需要思考如何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互,激发学习者的创造力。”

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主任周增为谈道:“今天,教育者要思考两点:一是要通过学习了解自己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而不能仅仅依赖人工智能生成的教案或观点;二是要探索如何获取高质量的数据,真正实现人工智能与人的双向支撑。”

01

未来更需要“走不同”

的拔尖人才

3位来自高校的教育界大咖带来了精彩的主旨报告,聚焦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未来学习方式的变革。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刘云杉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见解。她曾遇到的拔尖学生更多的是“跑得快”的,他们普遍成绩出类拔萃,但这类学生的学习大多是以目标结果和外部评价为导向。

“这类学生拔尖的前提是不能失败,拥有的是对知识的间接兴趣,而今天我们更需要的是不怕失败的创新型人才,对学习或探究的内容产生直接的兴趣,并能够提出根本性的问题。”比起“跑得快”,刘云杉更欣赏这些“走不同”的学生。

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刘云杉认为,学校应当提供一个容错、松弛、多元的环境,来保护他们的内在兴趣。此外,教师要以发现学习、探究学习来取代接受“定论”的学习,以“任务清单”“学案”替代“教科书”,让学生的成长“看得见”。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终身教授、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原主任陈玉琨谈到,当下课堂教授的是昨天的知识,试图解决的是明天的问题,“目前,要改变的是学校育人过程中重知识、轻智慧这一现状,突破口就是让学生学会探究,为他们探索新知,砥砺心智提供机会和舞台。”

他提出,研究性学习至关重要,要培养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问题,像工程师一样创造发明,像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一样引领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要通过教育方式的变革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丰富他们的想象力、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高等研究院教授吴刚分享了如何来设计高质量的探究式学习。

他认为,好的教学设计不应该仅仅是一个“有趣的活动”,而是引导学生批判性地思考一个复杂的问题或有多个答案的问题,并且该项目的开展要具有周期性,“学生在此过程中,可以收获学术知识、基本概念和相关技能,并最终产生高质量的产品。”

吴刚也谈到,学校教育中,教师要注重成果分享与团队合作,“当学生组建团队共同来完成一个项目时,他们在尊重他人贡献的同时,也贡献了自己的声音、才能和技能。另外,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公开自己的学习过程,多与师生分享交流。”

02

3大比赛启动!

广大师生请“接招”

会上,主办方为2024年“善言杯”上海市思维与语言创新素养评选活动和“新敩杯”教师评价素养大赛获奖的师生颁奖。

据悉,“善言杯”上海市思维与语言创新素养评选活动设计了元认知解题、小课题研究、学术写作、公共演讲等多个环节,包含中文、英文双活动语言,全面评估和提升学生的关键能力如协作能力、交流能力、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等。

华东师范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教授郑太年表示:“参赛学生在完成比赛项目之后,还需要以答辩和演讲的方式进行交流和展示。整个比赛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新敩杯”教师评价技能大赛是一项针对教师的赛事,大赛分为3类赛题,分为基于真实情境的测评题、基于元认知的数学学习任务和跨学科学习任务,考查的是教师的命题和教学设计能力。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熊斌是本次大赛的评委,他提到:“今年,参赛教师提交的基于真实情境的测评题中,创设的情境都很有新意,符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场景,且具有很强的逻辑性。”

华东师范大学考试与评价研究院教授韩映雄希望,通过“新敩杯”教师评价技能大赛收集一些优秀的各类型学习任务或测评题,并将这些学习任务或测评题用于学生学习来开展做实验研究,以此来确认大赛所设立的三类新型学习任务或测评题对学生关键能力发展的独特作用和价值,也同时探索促进和发展教师评价素养的可行途径和方案。

现场举办了“新敩杯”教师评价素养大赛圆桌论坛

会上,2025年“善言杯”上海市思维与语言创新素养评选活动、“新敩杯”教师评价素养大赛和“覃思杯”课例研究与学例设计大赛正式启动。

据悉,“覃思杯”课例研究与学例设计大赛旨在探索课例研究的新形态,并开创学例设计的新实践,提高中小学教研质量,强化教研对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支撑功能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安桂清认为:“‘覃思杯’不仅仅是一个比赛,更重要的是把教师专业研究共同体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合二为一,实现以赛促教,使教师不仅担当着知识的传递者,更能成为知识的创造者和教学的研究者。”


主办方表示,此次学博会以三大赛事为依托,探索学习方式和评价变革路径,并以此突破基础教育的内卷现状。


文字:王佳依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编辑:曹轶姗

校对:曹铒

责任编辑:吴华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关注“第一教育”

分享至朋友圈惊喜更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