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球和我国百日咳疫情回升,我国小月龄婴儿和学龄儿童发病风险有所升高。 根据我国百日咳等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需要,为进一步加强对小月龄婴儿和学龄儿童的免疫保护,保障儿童健康成长,国家疾控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国家免疫规划百白破疫苗和白破疫苗免疫程序调整相关工作的通知》,决定自2025年1月1日起,对现行的无细胞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以下简称百白破疫苗)和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以下简称白破疫苗)免疫程序进行重要调整。
免疫程序调整内容 既往免疫程序 3月龄、4月龄、5月龄、18月龄各接种1剂次百白破疫苗(DTaP); 6周岁接种1剂次白破疫苗(DT) 新版免疫程序 2月龄、4月龄、6月龄、18月龄各接种1剂次百白破疫苗(DTaP); 6周岁接种1剂次百白破疫苗(DTaP) 调整内容解读 起始接种月龄提前,由3月龄提前至2月龄; 第3剂次接种月龄推后,由5月龄推后至6月龄; 前3剂作为基础免疫,推荐接种间隔从原来的1个月调整至2个月; 原6周岁接种的白破疫苗(DT)替换为百白破疫苗(DTaP) 即2025年1月1日起,对于6周岁及以下儿童,共需接种5剂含百日咳成分疫苗(DTaP)。而白破疫苗(DT)不再用于6周岁儿童的接种,仅用于7—11周岁儿童的补种。 技术方案里还提到,适龄儿童按照疫苗说明书接种含百日咳成分的非免疫规划疫苗(四联、五联疫苗),可视为完成相应剂次的DTaP疫苗接种。 所以,不管是免费或自费DTaP疫苗,只要按时带孩子接种,家长就无需担忧~ 不同时段出生儿童所对应的接种策略可参照下表⏬ (点击图片放大) 百白破疫苗补种原则 如未按规定接种程序接种百日咳疫苗,应该如何进行补种? 省流版: 6周岁及以下儿童:使用百白破疫苗(DTaP)进行接种及补种; 7—11周岁儿童:使用白破疫苗(DT)进行补种。 详解版: 2月龄—6周岁儿童
尽早用百白破疫苗(DTaP)补种未完成的剂次 前3剂每剂次间隔≥28天 第4剂与第3剂间隔≥6个月 第5剂与第4剂间隔≥12个月 补种漏种剂次后,在满足补种最小间隔基础上,后续免疫剂次应尽量按免疫程序推荐年龄接种。 ⏩某一针或几针推迟了,该如何接种? (点击图片放大) 表格列举了12月龄及以下儿童可能会出现的主要百白破疫苗接种情形,前3剂基础免疫程序可预见多种组合,如接种月龄发生在2、5、6月,3、4、6月和4、5、6月等,乍看眼花缭乱,其实补种时只要遵守“满足最小间隔,不得提前接种,尽量按免疫程序推荐年龄接种”这几个原则就可以啦。 举个例子,如某儿童首剂次百白破疫苗推迟至3月龄接种,后续仍推荐按照常规接种程序,于4月龄、6月龄分别接种第2、3剂次(两剂间隔不小于28天)。 7周岁—11周岁儿童
(点击图片放大) 免疫策略调整后常见接种问题解答 百日咳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有哪些? 百日咳的传染性很强,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气溶胶传播,也可经密切接触传播。百日咳的基本传染数R0值为12—17。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对婴幼儿来说,感染百日咳鲍特菌的父母或其他同住人员是主要传染源。 首剂为什么提前至2月龄接种? 我国百日咳报告病例数近年来大幅上升,报告病例中以无免疫史的小月龄婴幼儿发病为主。3月龄以下的婴儿患重症百日咳(住院和进入ICU)和死亡的风险最高。WHO建议所有国家都应尽早、及时完成百日咳疫苗接种,首剂接种最迟不超过8周龄(2月龄),为脆弱的婴幼儿提供及时有效保护。 从全球来看,90%以上国家均采用2月龄(含2月龄前)接种首剂含百日咳成分疫苗的免疫程序。因此,提前至2月龄接种含百日咳成分疫苗,不仅能让婴儿更早地获得免疫力,保障婴幼儿健康,同时符合WHO立场文件要求与国际接轨。 为什么需要接种第5剂次? 面对近年来我国百日咳报告发病数的快速攀升的情况,此前已经有多项研究中提及建议修订百日咳疫苗程序的内容。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疫苗》杂志发表的研究显示,儿童接种百白破疫苗后,抗体水平随时间降低,在接种第4针5年后仅剩5.60 IU/mL。研究建议为年龄较大儿童和青少年增加一剂加强针,并提出将6岁儿童的白破疫苗(DT)更换为百白破疫苗(DTaP)。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研究也指出,6岁时百日咳感染率达到高峰,建议6岁儿童进行百日咳加强免疫,并开发新一代疫苗,包括适用于青少年和成人的剂型。也就是说,6岁时不仅抗百日咳抗体水平较低,且感染风险高,因此将6岁的白破疫苗(DT)换成百白破疫苗(DTaP)未来有望降低相关人群感染风险,增强免疫力。 如果选择四联/五联疫苗,还需接种百日咳疫苗吗? 根据技术方案,已获准上市的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适用于调整后的免疫程序。即适龄儿童按照疫苗说明书的推荐程序,接种含百日咳成分的非免疫规划疫苗,可视为完成相应剂次。但不管选择了哪种自费疫苗,6周岁时,都需要接种1剂次百白破疫苗(DTaP)。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