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交汇点 > 文章详情

@中小学家长,期末复习怎样抓重点?专家支招

转自:交汇点 2025-01-04 19:04:20

下周起,江苏各中小学陆续进入期末复习及考试阶段。按照江苏省教育厅的通知,2025年全省中小学幼儿园寒假时间定为:1月18日至2月12日,共26天,1月18日正式放假,2月13日正式上课。期末复习&考试期间,如何安排更高效?且听一听专家支招。

近日,南京各区小学期末日程安排陆续出炉——

【秦淮区期末复习及考试安排】

初中考试范围及日期

高一考试安排

1月8、9、13日三天

根据家长们提供的信息,各校将于近日组织开展考核——

【银城小学】

1.7(周二)1.8(周三):一、二年级非纸笔测评

1.9(周四):三、四、五、六年级期末测试

1.10—1.16:学生不到校

1.17(周五):结业典礼

【鼓楼区第一中心小学】

1月8日(周三):一、二年级无纸化考核

1月9日(周四):三、四、五、六年级期末测试

1月10日—16 日:学生不到校

1月17日:学生到校,试卷讲评,布置寒假作业,进行假期安全自护教育

【游府西街小学】

1月9日(周四):三、四、五、六年级期末测试

1月10日至15日:学生不到校

1月16日:学生到校安全教育、班级总结、布置寒假作业、安排假期活动等

【南京雨花外国语学校】

【旭日景城小学】

1月8日(周三):一、二年级期末非纸笔考试

1月9日(周四):三至六年级期末考试

1月10日—1月16日:学生不到校

1月17日:学生到校,进行安全教育,学期总结

临近期末,最让家长们“头疼”的莫过于辅导作业。近日,《我爱我家》的演员关凌就分享了自己在辅导作业中的困扰。

“这个讲了好几遍还错吗?”“这个是不是不应该?”“看我干吗啊,我脸上有字?”“咱能不抠那橡皮吗?”视频中,她表示在辅导作业的过程中自觉心脏不舒服,赶紧量了一下血压,结果高压飙升至129,低压92。

她的视频也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共鸣——

@网友1: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的低血压在辅导孩子后自愈了。

@网友2:昨天被孩子的模拟考试成绩气疯了,已崩溃。

@网友3:回家后,看到孩子的作业肯定会胸闷。

@网友4:我觉得我现在都能去开辅导班了!

@网友5:婚前是淑女,大声说话都不敢。现在是“泼妇”,天天吼孩子。

【专家支招】

先有考前陪伴,才有考后无憾

在忙碌的复习阶段,学生、老师和家长都发挥着各自无法替代的角色和作用。考前的周末,当孩子居家复习,家长就成了最重要的学习陪伴者。“不谈学习,母慈子孝;一谈学习,鸡飞狗跳。”更何况,这周末面对的是期末复习最后阶段。脑补一出家庭大剧,想必并不困难。南京莲花实验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沈磊表示,期末考试,不仅是对孩子学业水平的一次验收,也是对家长配合和家庭教育的一次复盘。

“近期,我们迎来了复习阶段。网友们笑称这段时间‘有人是女娲补天、有人是盘古开天辟地’。我知道,孩子辛苦的背后,也一定有着不那么容易的家长。”沈磊强调,“教育的效果,往往取决于前置性的工作。这个周末的自主复习效果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期末考试的分数。所以我想说,‘先有考前陪伴,才有考后无憾’。尽管遗憾是一定有的,学习本身就是一种遗憾的艺术。与其考后追究孩子的不够努力,不如利用好这个周末的时间,展开高质量的复习陪伴。”

沈磊还分享了一些实用的建议——

1.创造一个良好的复习环境:为孩子提供一个安静、整洁、明亮的学习空间,确保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专注于学习。

2.关注孩子的复习计划:根据各科老师提供的复习建议(班级会统筹指导),与孩子一起制定一个合理的周末复习计划并帮助他们管理时间。鼓励他们制定小目标并及时检查进展。

3.鼓励孩子在线向老师提问或讨论:当孩子在复习中遇到问题时,扫一扫答案一定没有用,鼓励孩子在线联系自己的学科老师,提出问题,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探索。家长或老师与他们的讨论,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理解和巩固知识。

4.提供积极的反馈和奖励:当孩子按照计划和要求复习时,请给予他们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可以是一句赞美的话语、一个久违的拥抱或者适当的户外活动。您也可以把孩子认真复习的情况反馈给我,比如一张照片、一段文字或语音,成为我和孩子之间的桥梁,有些话,让老师说也很起作用。

5.坚持正确的学习习惯:不是从早到晚坐在桌边刷题就能提高分数的,要坚持培养孩子运用正确的习惯,如定时休息、劳逸结合、合理安排练习时间、不求做新题而是真正巩固好错题等。

6.做到身心合一的陪伴:复习过程中的高质量陪伴不意味着坐在孩子身旁做监工、当警察;更不是人在孩子旁边,心在手机里。尽可能减少应酬,给孩子做一些爱吃的饭菜,过上两天极简的生活。最重要的是,给予孩子足够的情感支持和鼓励。

分数背后,父母该看见什么?

“每一次考试,对于孩子最重要的意义不是比较、不是淘汰,而是一次诊断,诊断孩子的学习态度、习惯、方法以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多从掌握知识的视角去审视一次考试,助力孩子掌握一门学科的全部,这才是家长应该关注的点。”南京市德育名师夏光清提醒道,“成绩有起伏是一件正常的事,甚至是一件好事。如果要求一个孩子学业成绩始终保持高水平状态,那孩子就会非常累。父母要放下对分数的不合理期待,保护孩子向上和向善的原动力,帮助孩子蓄积前行的能量。”

分数高低与孩子表现相关,应给予客观的反馈。他举例说,有个男生一开始书写马虎,阶段性练习考了班级倒数。老师没有责备,而是告诉他:“只要书写工整,成绩自然会好。”妈妈接到儿子后,也没有训斥他,而是带着孩子出去吃了一顿,对孩子说:“吃得饱饱的,才有体力读书。”这个男孩不再自责,而是把精力放在自身,认真练字,专心读书,成绩提升是自然而然的事。分数的作用,是为了帮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夏光清坦言:育人必须有超越分数的价值追求。孩子考得好,那就让他保持学习的惯性,多拓展孩子的视野和格局,而不是增加刷题数量。分数考得一般的孩子,其学习方法、行为习惯和努力程度等方面会存在“缺漏”,那就助力孩子主动起来,课堂上专注一些,作业高效一点,日常做一些有利于提高思维力的训练题,目的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成绩背后的下一层次是孩子行为和技能的闭环。一次练习,有的同学不是计算失误,就是审题不清,丢了自己不该丢的分数。孩子用粗心找借口,其背后恰是知识的缺漏,而知识缺漏的背后恰是孩子行为和技能的缺漏。

夏老师分析说,家长想要帮助孩子提升学习成绩,最重要的还是提升他的“内驱力”,让他真正发自内心地做到“我想学”“我愿学”,进而“我会学”。

首先,关注孩子的情绪安全,推动“我想学”。有些孩子作业拖拉磨蹭,可能是习惯问题,也可能是父母给孩子施加了过多的压力,导致孩子情绪不稳定,这就是常说的:家长一辅导孩子就“鸡飞狗跳”。一定要优先关注孩子的情绪,即使不接纳孩子磨蹭、书写马虎等行为,也要尊重出现这种行为背后隐藏的情绪。

其次,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激发“我愿学”。当老师、父母与孩子之间建立起信任、尊重与关爱的关系时,这种正面情感能促进大脑多巴胺、血清素等的释放,从而激发孩子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与习惯,也就是“我愿学”。

最后,指导孩子具体行为和技能流程,助力“我会学”。孩子有了情绪安全,产生了学习内驱力,这时,家长或老师要再助孩子一臂之力,对孩子的学习过程进行精细的行为和技能管理:书写不认真的,练书写;计算偷工减料的,不得少一个步骤;心不定,先运动一下,情绪调节好再写作业。对孩子的教育过程要抓大放小,允许成绩起伏,但对孩子的流程技能不可抓大放小,细节要训练到位,培养“提笔不错、一遍就对”的能力,这就是流程能力。坚持下去,当孩子“我会学”了,成绩提升就是一个水到渠成的结果。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葛灵丹

部分内容综合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