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秘密是企业的重要知识产权,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区市场监管局(区知识产权局)以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工作为抓手,不断加强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积极探索商业秘密侵权领域内“行政执法+行政调解+司法确认”的服务型执法新模式,完善区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调解工作机制。近日,区市场监管局(区知识产权局)成功办结上海市首件商业秘密侵权纠纷行政调解案。
2024年11月29日,区市场监管局(区知识产权局)接辖区一家生产研发类企业举报,反映该公司前高管在任职过程中违反保密义务要求,披露、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并在在职期间成立公司经营权利人同类业务,攫取大量订单,给权利人造成损失。区市场监管局(区知识产权局)立即进行立案调查,在案件调查过程中,得知权利人对后期民事权利维权成本高、诉讼周期长、技术鉴定复杂的顾虑及有意和解的意愿后,执法人员开始组织双方进行行政调解。
2025年3月31日,在前期多轮调解的基础上,区市场监管局(区知识产权局)联合区人民法院、区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正式召开行政调解会,最终成功促成双方当事人和解并签署正式行政调解协议。同时,经区法院法官现场说理释法,当事人一并就调解协议提出了司法确认申请,借助司法强制力保障调解协议的有效履行。调解会后,针对当事企业在商业秘密保护中的薄弱环节,奉贤区知识产权保护联盟也为企业开展了商业秘密行政司法保护指导,帮助企业提高商业秘密自我保护意识和水平。
商业秘密侵权类案件存在调查取证难、维权费用高、维权时间长、赔偿数额低等难点,往往成为权利人沉重的负担,“赢了官司,输了市场”的情况并不少见。如何在行政执法办案中做到“案结事了人和”,更好地维护商业秘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本案在坚持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下,大胆尝试“行政执法+行政调解+司法确认”新模式,发挥快速维权和司法强制力优势,通过行政、司法联动,跨前介入纠纷调解,促使侵权人立即整改、高效赔付,权利人订单回流、及早受偿,双方握手言和、服法息诉,推动案件办理达成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三统一,取得良好成效。本案双方当事人在调解会后第一时间都表示了感谢并送上锦旗。
此次上海市首例商业秘密行政调解案件的成功落地,是区市场监管局(区知识产权局)优化区域营商环境、强化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的生动实践。下一步,区市场监管局(区知识产权局)将继续践行服务型执法理念,同时借助好区知识产权保护联盟的力量,为企业提供更高效的多元化知识产权纠纷调解路径和更精准的合规指导建议,助力企业轻装上阵、行稳致远!
• end •
往期精彩回顾
落子樱花下!最浪漫的全国国际象棋赛事将在海湾镇启幕
金海街道“网格+”模式,让摊贩、骑手、店主都成了基层治理“合伙人”
清明假期奉贤区天气如何?快来看→
60岁男子深陷石缝命悬一线之际,四团镇一村民冲入险境……
胎心骤降!奉城医院上演“极速营救”,1500克早产儿转危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