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馆玺印篆刻馆依托丰富馆藏的同时,与考古所等收藏单位展开合作,将不定期更换展品。
2025年更换的展品除馆藏玺印、篆刻、印谱之外,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第一工作队在2009年于大明宫考古出土的唐代封泥和西泠印社藏《西泠八家印选》印屏。
蛇钮铜印
玺印篆刻馆展厅原陈列有秦“浙江都水”“琅左盐丞”“厩印”和三国“魏蛮夷率善仟长”四枚蛇钮铜印。
秦“浙江都水”
尺寸:纵2.5厘米,横2.5厘米,高1.75厘米
秦“琅左盐丞”
尺寸:纵2.5厘米,横2.5厘米,高1.7厘米
秦“厩印”
尺寸:纵2.4厘米,横1.4厘米,高1.44厘米
三国“魏蛮夷率善仟长”
尺寸:纵2.2厘米,横2.25厘米,高2.2厘米
新近增加三枚蛇钮铜印:秦“字丞之印”和西晋“晋蛮夷率善仟长”(两种)。
秦 “字丞之印”
尺寸:纵2.3厘米,横2.3厘米,高2.05厘米
西晋 “晋蛮夷率善仟长”
尺寸:纵2.23厘米,横2.24厘米,高2.1厘米
西晋 “晋蛮夷率善仟长”
尺寸:纵2.25厘米,横2.28厘米,高2.24厘米
大明宫出土唐代封泥
此次展出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第一工作队藏的四件有代表性的唐代封泥。这也是此批封泥自2009年在西安大明宫太液池北岸出土以来,首次公开亮相。
展出时间:即日起至2025年5月19日
沧州之印
睦州之印
硖州之印
□州大都督府之印
大明宫太液池北岸灰坑出土的四件唐封泥
晚明四印
用象牙作印是明代文人的风尚。此次上新的两枚牙章,一为徵明款牙章,内容为陶弘景《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被《丁丑劫余印存》一谱录为首印而闻名;另一为允明款“停云”,或为文徵明所持用。汪关刻“自是时人参不透,冤余作意傲公卿”石章和归昌世刻“不藏秋毫心地直”石章流传有序,曾著录于《飞鸿堂印谱》,为小石山房旧物。
明 徵明款《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牙章
尺寸:纵2.07厘米,横1.95厘米,高3.26厘米
边款:弘治辛酉,徵明。
跋款:清仪阁旧物,今归当湖葛氏。王禔拜观。
华笃安、毛明芬夫妇捐赠。
明 允明款 “停云”牙章
尺寸:直径1.4厘米,高4.9厘米
边款:徵明吾友兄:近日闻得目疾复发,以致画作堆积,用笔不准。因节役送上来札,待至重九登高,侯驾边插茱萸畅叙耳。允明。
明 汪关刻“自是时人参不透,冤余作意傲公卿”石章
尺寸:纵4.94厘米,横4.90厘米,高4.02厘米
边款:尹子。
明 归昌世刻“不藏秋毫心地直”石章
尺寸:纵3.44厘米,横3.06厘米,高2.93厘米
边款:休。
《十六金符斋印存》26册本
尺寸:纵28.9厘米,横17.2厘米
清代吴大澂辑。《十六金符斋印存》传世版本繁多,此为吴氏家藏本,册首韵目为吴湖帆所书。辑录古玺、汉魏官私印千余方,是研究古代玺印的重要参考资料。
展出时间:2025年4月上新
《宝印斋印式》1册本
尺寸:纵24.5厘米,横16.1厘米
明代汪关辑,成谱于万历四十二年(1614)。全书分两卷,每页六至八印,收录汪关自藏秦汉魏晋官私印和汪关自刻作品。
展出时间:2025年4月上新
西泠印社藏《西泠八家印选》印屏
此印屏于1904年制成,汇辑了浙派代表人物西泠八家的作品。印屏共16件,每次展出四屏,将分四次轮番与观众见面。有王福厂题耑并跋:“光绪甲辰夏日山阴吴潮小冈父手拓,计四分(份)。潜泉、叶舟、鹤庐、福厂各得其一。”此为丁辅之(鹤庐)旧藏,现藏西泠印社。
展出时间:2025年2月19日-2026年1月13日
供稿丨青铜研究部
初审丨孔品屏、石维尘
终审丨汤世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