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杨浦 > 文章详情

自己种自己喝!杨浦这所中学“长”出一个诗画茶园

转自:上海杨浦 2025-04-03 18:28:26

3月31日清晨,上海市建设初级中学操场晨雾初散,一场以“清明采新绿,茶香润初心”为主题的升旗仪式在国歌声中拉开帷幕。

随着国旗冉冉升起,跑道旁五块新翻的茶田正式揭牌,命名为“阡陌茶庄”。全校师生共同见证这一融合传统文化与劳动教育的特色实践基地启幕。

师生共同种下首株茶树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中描绘的桃源之美如今在校园内也能寻觅到。跑道旁五块新翻的茶田正式揭牌,这一方小小的茶园由学生们自主冠名为“阡陌茶庄”,正散发出春日的泥土芬芳。

作为学校的传统文化特色课程,茶艺课一直深受学生喜爱。如今,以诗词冠名的茶园更是让学生们走进了一幅诗情画卷,真切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阡陌茶庄”种植指导教师李晓强以专业视角解读清明茶俗:“茶树在寒冬蛰伏、清明萌发,正如人生历经风雨仍要向上生长。”他介绍说,茶园首批种植了龙井、黄金芽、安吉白茶三个品种,未来将带学生体验从种植到炒茶、泡茶的完整流程。

学生赵雪妍则从劳动实践角度分享了自己的感悟:“翻土时连工具都拿不稳,但反复尝试后终于找到发力技巧,劳动真能启迪智慧。”

随着校长吴鸿春与学生共同种下首株茶树,新翻的褐色土壤定格在嫩绿茶苗上,象征着劳动教育的种子就此播撒。

种植、采茶、炒茶、泡茶

茶香飘满校园

“原来翻土不只是力气活!”茶艺社成员卢瑷霖面对镜头展示着沾泥的手指。作为茶艺社成员,她坦言初尝种植时的窘迫:“老师示范时动作行云流水,我们自己操作却不得要领,后来才摸索出巧劲。”

这种真实体验恰恰是学校设计劳动课程的初衷,据茶艺教师孙晓怡介绍,学校的茶艺社课程为“基础课+拓展课+社团课”三级阶梯体系,将基础课纳入日常教学,每个学生都能习得茶艺,“以前茶艺社只聚焦于茶文化,现在加入种植采茶制茶的技能类劳动教育。”

在茶田旁,孙晓怡解释育人理念:“我们希望学生观察茶树日复一日的变化,在养护中体会生命成长的力量。”

这种浸润式教育已初见成效,一名茶艺社学生望着新苗畅想:“期待和茶树共成长,像它们熬过寒冬冒新芽那样直面挫折。”

据了解,“阡陌茶庄”种植指导教师李晓强每月两次走进校园开展专题授课,将植物学知识与茶文化结合。

茶庄不仅是劳动基地,更是感悟“生命循环”的课堂——从清明追思先辈到培育新生茶苗,从指尖触碰春茶到理解“历经磨练方得升华”的人生哲理,学生们纷纷表示:“现在就盼着小树苗长大,能亲手种出自己喝的茶叶。”

阡陌纵横的茶田里,传统文化与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融合故事正悄然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