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交汇点 > 文章详情

新华时论|“甲亢哥”镜头里的“清明上河图”

转自:交汇点 2025-04-07 18:35:52

近日,美国顶流网红“甲亢哥”的中国行如同一场文化飓风,以3700万订阅者的流量势能,将镜头对准中国的街头巷尾和普通民众,既展示了中国不一样的科技未来感,又展示了中国人自由的生活与表达。这场跨越太平洋的直播狂欢,不仅击碎了西方世界对中国的刻板想象,更以独特的民间叙事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多维立体的现代中国,绘就了一幅当代的《清明上河图》。

当“甲亢哥”在上海试驾小米SU7 Ultra时,3秒破百的加速性能让他惊叹“比我的兰博基尼还快”,而高铁隧道中流畅的直播画面更令全球网友直呼不可思议。这些细节折射出中国科技创新的硬核实力:从全球领先的5G网络覆盖到新能源车的弯道超车,从移动支付的全民普及到智慧城市的万物互联,中国正以“工程师红利”重塑全球科技版图。但这场科技叙事并非实验室里的冰冷数据。北京胡同里的煎饼摊主熟练展示二维码收款,成都夜市中游客边吃火锅边刷短视频,这些日常场景中的技术渗透,展现了中国科技发展的普惠性特征‌。外媒评论都不得不承认“当西方还在争论5G辐射时,中国已用它来改善卖菜大妈的生活”‌。

在河南少林寺,“甲亢哥”穿上练功服拜师学艺,累出“痛苦面具”仍坚持完成训练,这种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姿态引发海外观众集体点赞‌。上海豫园的川剧变脸表演者在双手被控制的情况下完成绝技,更让“甲亢哥”感慨“中国功夫真是魔法”‌。更具突破性的是青年文化的全球共振。南京路上的《阳光彩虹小白马》大合唱、长城脚下与路人的即兴Rap互动,展现出中国“Z世代”的文化创造力‌。世界看到的不是他们所以为的那个“沉闷的”“压抑的”氛围,而是任何人都能自由挥洒充满了无限活力的东方文化。

“甲亢哥”镜头下的中国没有宏大的宣传片构图,有的是上海弄堂里追星少年的欢笑,有的是北京豆汁摊前扭曲的“痛苦面具”,有的是功夫表演时屡败屡试的不甘,有的是吃火锅被辣到上蹿下跳‌的窘态。这种未经修饰的生活流记录,恰恰构成了最有力的国家形象传播。直播评论区的外国网友纷纷留言“真实的中国太有魅力。”‌这种真实叙事颠覆了西方媒体的“滤镜霸权”。当“甲亢哥”在陆家嘴的霓虹中穿梭时,弹幕里涌现“这和我课本里学的中国不一样”;当他展示共享单车上的太阳能充电板时,外国网友开始质疑本国媒体的选择性失明‌。民间视角的传播优势在此显现,它不寻求价值输出,却能在火锅升腾的热气中完成认知重构。正如中国驻美大使馆的积极回应:“具有网络影响力的人正在跨越文化鸿沟,为世界了解中国打开新窗口。”‌

“甲亢哥”的中国行犹如数字棱镜,折射出当代中国的“清明上河图”,这里有少林武僧的禅武精神,也有科技园区的创客激情;有故宫红墙的历史沉淀,更有街头巷尾的市井活力。这场始于网红猎奇的旅程,最终把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图景传给了全世界。当直播镜头扫过外滩璀璨的夜空,数万条“想来中国看看”的弹幕划过屏幕。这或许就是数字时代最动人的文化对话,不需要精心设计的话术,只需要打开镜头,让世界看见中国本来的模样。

(胡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