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1日是第29个“世界帕金森病日”。帕金森病作为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影响中老年人,其核心症状是运动迟缓,而非人们熟知的“手抖”。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崇明医院(上海新华医院崇明分院)专家提醒,早期识别和干预对延缓疾病进展至关重要。 今年69岁的帕金森患者杨阿婆,起初家人以为她得了中风,经过几次检查后才确诊。近几日,由于杨阿婆家中的药吃完没能及时续上,导致症状加重。于是,她赶来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崇明医院就诊。“一年半前,我发现她一侧的手脚不太灵活,手部还有抽动,在医院做了几次核磁共振,都没有发现问题。医生说可能是帕金森。”杨阿婆的家属说。 专家在给杨阿婆开取药物的同时,叮嘱她千万不能擅自停药,此外还要加强健康管理。专家向记者介绍,引起帕金森病的原因较为复杂,主要包括年龄增长、遗传因素等,而治疗率很低,主要和早期经常误诊有关。 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崇明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王文安介绍,帕金森病的早期症状不仅包括运动迟缓,还可能表现为嗅觉减退、睡眠障碍、便秘等非运动性症状。这些症状可能比典型的运动症状早出现数年,但常被患者和家属忽视。在接诊中,他发现很多帕金森病患者已经出现了手抖、行动迟缓等典型运动症状,甚至等到生活受到影响才来就诊,病情往往已经被耽误了。 目前,帕金森疾病治疗可以采取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专家提醒,帕金森病的患者生活中要格外注意自身健康管理,适当运动,保证健康饮食和心情愉悦。 记者:石思嫣 编辑:焦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