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4月11日)是第29个“世界帕金森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为“人工智能助力帕金森病管理”。上海市同仁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刘学源提醒:对于帕金森患者,应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并通过科学管理和生活调整来缓解症状、延缓病情发展。
· 健康的生活习惯
均衡饮食,确保营养全面;适量运动,以保持体态;充足睡眠,让身心得到充分休息;心情愉悦,避免负面情绪的干扰;避免过度劳累和承受过大的压力。
· 健康均衡饮食
研究显示,适量饮茶、多食新鲜蔬果及谷物杂粮,有助于降低患该病的几率。建议增加有色蔬果和蓝莓、黑莓等浆果的摄入,这类食物富含花青素等类黄酮化合物,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预防脑部疾病。
· 远离有害物质
建议饮用健康、洁净的水源,并尽可能避免与农药、除草剂、杀虫剂以及重金属等潜在有害物质接触。这些物质已被证实可能增加罹患帕金森病的风险。
帕金森病的信号
1. 运动迟缓。患者动作缓慢、笨拙、活动不协调,不能完成像系鞋带、扣纽扣这样的精细动作。
2. 静止性震颤(约2/3的患者)。当肢体处于安静或静止时震颤明显,运动时反而减弱或消失。
3.肌强直。患者肌肉僵直浑身发紧,关节活动不灵活,甚至翻身都困难,写字歪歪扭扭,而且越写越小,脸上缺乏正常的表情,很少眨眼睛,眼神发直,显得很呆滞(即“面具脸”)等。
4. 步态姿势异常。站立时,头向前伸,身体也向前倾,双膝弯曲;走路时,感觉起步困难,想迈步却迈不开,而迈步后会越走越快,以很小的步伐向前冲,不能及时转弯或停下。
帕金森病典型症状
典型症状主要分为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
运动症状
·静止性震颤:这通常是患者最早发现的问题,比如,手部在放松状态下不自主地抖动,经常从单侧手指开始。典型表现为拇指和弯曲的食指反复摩擦,像是在搓揉药丸。
·肌肉僵硬:患者的四肢会像被焊住一样难以弯曲,医学上称为“铅管样僵硬”。如果同时存在抖动,活动关节时会感觉像齿轮转动一样一顿一顿的,这种情况叫“齿轮样僵硬”。严重的患者身体会不自觉地前倾蜷缩,甚至无法独立完成穿衣吃饭等日常活动。
·动作迟缓:早期最容易被察觉的是手指不灵活,比如扣纽扣、系鞋带这些日常动作变得特别费劲。随着病情的发展,面部表情也会减少,出现“面具脸”。
·姿势平衡障碍:通常在中后期出现,患者起身时需要多次尝试才能站稳,容易向后摔倒。走路时会不自觉地越走越快,步子却越来越小,像是急急忙忙要往前冲却停不下来,这种现象被形象地称为“慌张步态”。
非运动症状
·感觉异常:早期可能出现闻不出饭菜香或花草味的情况,中后期常有手脚发麻或莫名疼痛等症状。
·睡眠问题:夜间频繁做噩梦,会无意识地大喊大叫或手舞足蹈,这种情况可能伤到自己或身边人却不自知。
·自主神经失调:表现为排便困难(超过3天不排便)、突然出冷汗、排尿困难,以及突然站起时眼前发黑甚至晕倒。
·精神变化:约半数患者会出现持续的情绪低落,同时伴有紧张、焦虑。在患病较长时间后,约15%~30%的人会出现记忆力减退、判断力下降等情况,最典型的表现是看到不存在的东西,比如,声称房间里有小动物在跑动等。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撰稿/摄影:赵 立
编辑:陈 莎
责编:王 博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