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浦锦街道成立10周年。在这片2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浦锦街道用十年光阴打造现代化宜居社区,编织出产城融合的诗意样本。
激活多元共治新引擎
绘就基层治理新图景
平安,是民生所盼,是发展之基。
近年来,浦锦街道紧扣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核心要义,创新构建“平安联盟”群防群治模式。通过深度整合社会资源,充分激发群众力量,持续升级联动机制,将基层治理触角延伸至社区“神经末梢”,形成“问题联治、工作联勤、平安联创”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从“平安屋”“平安岗”的高效实战化运作,到“久安卫民”App新媒体平台的智慧赋能,再到与“平安客厅”矛盾调处平台的深度融合,浦锦街道以多元共治擘画平安新图景,切实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与幸福感。
靶向巡查,织密“安全网”
“平安联盟”的关键核心在于“群防群治”,而精准巡查则是筑牢安全防线的第一道关卡。由此,浦锦街道以“平安屋”“平安岗”为支点,凝聚整合社区保安、物业人员、商户志愿者等各方力量,通过靶向巡查与智慧赋能相结合,力求实现隐患早发现、问题快处置。
2024年5月25日凌晨4时,滨浦四村“平安岗”值守保安王师傅,就凭借敏锐的观察力,从监控画面中捕捉到异常情况。当时,一名男子在小区停车位反复徘徊,形迹可疑。王师傅立即联系两名同事前往查看,发现该男子正在张贴非法小广告。三人反应迅速,将其控制,并立即报警。经查,该男子是流窜多地作案的惯犯,最终依法对其作出行政拘留的处罚。这一案例的背后,正是“平安联盟”日常巡查机制高效运作的生动缩影。
目前,浦锦街道已建成23个“平安屋”、92个“平安岗”,配备298名专职“平安员”和359名志愿者,覆盖居民区、医院、商圈等重点区域。为进一步提升巡查效能,街道为“平安员”配备“久安卫民”App新媒体平台,支持一键上报隐患、接收指令、紧急联络等功能,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此外,每月开展应急处突培训,确保“平安员”熟练掌握盾牌、钢叉等防护器材的使用方法,熟悉火灾、纠纷等事件的标准化处置流程。截至2025年1月,辖区110报警类警情同比下降23.5%,侵权扰序类警情同比下降31.4%,黄赌毒警情同比下降81.3%,纠纷类同比下降13.5%,求助类警情同比下降24.5%,非接触诈骗同比下降66.7%,彰显了靶向巡查工作的卓越成效。
警民联动,共筑“连心桥”
在浦锦街道,“平安联盟”不仅是治安防控的“前哨站”,更是警民携手纾困解忧的“连心桥”。通过“平安屋”24小时全天候响应、志愿者广泛参与、多部门协同联动,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被巧妙转化为服务群众的“最优解”。同时,通过治理过程中发生的生动案例也可以看出,“平安联盟”成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既是守护社区安全的“眼睛”,也是排忧解难的“帮手”,更是密切警民关系的“纽带”。
2023年10月,居民陶某途经河道时发现一名老人跳河轻生,他毫不犹豫跳入水中施救,还与民警共同开展心理疏导,帮助老人重燃生活希望。类似的暖心故事在浦锦不断上演:物业经理沈某发现小区多套未交付房屋电线被盗,他带领团队反复查阅监控,发现关键线索,通报民警。民警据此线索,迅速锁定、抓获犯罪嫌疑人。沈某表示,作为“平安联盟”的成员,他们将一如既往地加强巡逻、完善安防措施,守护居民安全。
为进一步强化联动效能,浦锦派出所将“平安屋”纳入综合指挥体系,每日点名调度、实时派发任务,建立“一事一奖”激励机制。据统计,2025年以来,辖区多起求助类警情因“平安员”提前介入,处置时间平均缩短40%,显著提升了服务群众的效率与质量。
此外,“平安联盟”还深度融入社区矛盾调解。2023年,庞某与惠某因小区公共空地使用引发纠纷。庞某擅自在共有绿地上种植枇杷树并设置铁丝网,惠某以影响美观为由擅自拆除并损毁树木。调解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指出,公共绿地属全体业主共有,庞某无权私自占用;惠某毁坏他人财物需赔偿。
经调解,双方达成协议:惠某赔偿庞某300元,庞某清理物品,双方均承诺不再占用空地。这一调解案例,巧妙兼顾法律规定与情理考量,清晰明确公共区域的权属关系,对群众起到了良好的法治教育作用,既有效解决了纠纷,又成功维护了邻里和谐,充分体现了“情理法”相结合的调解理念,为类似社区矛盾的化解提供了宝贵的示范样本。
创新机制,扩大“朋友圈”
从“单打独斗”到“多元共治”,如今浦锦街道正借助“平安联盟”这一创新平台,不断扩容“朋友圈”。积极引入司法、城管、法律顾问等专业力量,打造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平台,推动基层治理向精细化、专业化迈进。
2022年8月,街道在“平安屋”基础上创新推出了“平安客厅”,整合政法力量、职能资源,为居民提供矛盾调解、法律咨询、安全宣传等综合服务。例如,2024年2月,某酒店实习生钱某某因与带教厨师长发生冲突,情绪失控自残致重伤。事件发生后,浦锦路派出所立即启动“三所联动”机制。在调解室内,民警与司法所调解员通过心理疏导稳定当事人情绪,律师则从法律角度厘清责任边界,最终促成酒店与家属达成合法赔偿协议,充分彰显了“三所联动”在化解重大纠纷中的关键作用与显著成效。
与此同时,“平安联盟”持续深化“科技+人力”双轮驱动。一方面,依托App实现信息实时互通,形成“群众上报—指挥室研判—平安员处置”的闭环;另一方面,通过“三所联动”(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机制,为复杂矛盾提供法律支撑。目前,浦锦街道“三所联动”已累计调解纠纷280余起,群众满意度达98%。还创新打造了“帮帮忙”工作室,构建“1+35+4”服务体系(1个总站、35个居村站点、4个网格分中心),集结信访代理员、社区律师等力量,实现“24×7”全天候响应,真正做到“小事不出居村,大事不出街道”,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平安建设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浦锦街道平安办主任陈初表示,未来浦锦街道将进一步完善培训体系、拓展应用场景,推动“平安联盟”向商圈楼宇、产业园区延伸,让更多群众成为平安建设的参与者、受益者。
从“平安屋”的灯火通明,到“平安员”的日夜坚守,浦锦街道以“平安联盟”为笔,绘就了一幅共建共治共享的和美画卷。在这里,每一个平凡个体的点滴努力,都汇聚成守护城市安全的磅礴力量;每一次警民携手的暖心互动,都生动诠释着“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深刻内涵。平安浦锦,正以创新实践书写着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精彩答卷。
供稿:朴锦
编辑:方佳璐
初审:汤婧娴
复审:石思嘉
终审:徐雷冰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