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明媚的节假日,特色市集的摊位在广场上连缀成景;餐饮店门前的露天餐桌上,袅袅热气在食客的欢笑声中升腾而起;路边的便民小屋内,修鞋匠的机器声与邻里间的交谈声交织成趣……随着气温回暖,无锡商业外摆给消费者带来了形式多样的消费场景和消费选择,为城市注入了蓬勃的春日活力。
今年年初,无锡出台《惠民生促发展规范摊点市容管理工作导则(试行)》等举措,鼓励各类商业综合体、大型超市等经营主体企业设置外摆位。除了无锡之外,上海推出外摆位试点,浙江促消费行动支持外摆促销和外摆经营……多地对于商业外摆的利好政策不断加码,更大程度激发了外摆经营的活力。
当前,大力提振消费成为首要任务,而打造消费场景则是其中的关键一环。一张方桌、几把座椅、一顶遮阳伞,看似简单的外摆组合,实则搭建起人与城市互动的新平台。外摆经营,对商户来说,可以拓展经营空间、有效展示商品、增加营业收入;对消费者来说,也可在露天咖啡座、后备箱市集、街角花车等新体验中,感受城市多元业态。“外摆”,摆的是琳琅满目的商品,聚的是八方往来的人气,展的是开放包容的城市胸怀。外摆经营,不仅摆出了消费新场景,升腾了城市烟火气,更激发了经济新活力。
店铺外摆的“一两米”,丈量的是城市治理的精度与温度。从简化审批到放宽时段,从优化管理到提供配套支持,各地以柔性监管替代“一刀切”,让商户敢摆、能摆、摆得好。与此同时,“外摆”也对城市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让热闹的市集不扰居民安宁?如何让外摆摊位不失品质格调?好的消费体验离不开精心运营和维护。杭州划定“电子围栏”规范外摆边界,以“负面清单”明晰禁摆品类;无锡在南长街、湖滨商业街等商圈推行商户共建共治共享机制,让管理与自治同频共振。实践证明,烟火气与城市品味并非对立,而是可以通过精准施策实现美美与共——在划定时间与空间边界中守护秩序,在提升商品品质与服务水准中彰显格调,让消费体验既有“烟火气”又有“精致感”。以更精细的治理呵护城市烟火气,让每一处外摆都成为展现城市魅力的窗口,消费活力必将在这烟火气中不断升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