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想安安静静睡个觉,却被噪音扰得辗转难眠。近日,家住徐汇区凌云街道梅陇十村的住户张先生在夜间频频听到家中传来间歇性“嗡嗡”声,这种声音有时像水泵启动,有时像低频脉冲,十分恼人。在其持续出现几晚后,张先生决定拨打12345市民服务热线求助,而接下来各部门的协作回应,更让他感到无比温暖。
3月18日下午,接到张先生通过12345平台反映的噪音扰民问题后,梅陇十村居委会第一时间联合物业开展排查,查看了地下配电房、水泵房、大楼外围等关键区域,并上门走访了张先生邻居家。由于当天风力较大,只发现外墙排气百叶窗有轻微异响,物业第一时间进行了减震处理。
第二天一早,梅陇十村居民区副书记黄晓蓉再次上门走访张先生家。“居民通过热线反映的每一件小事,对他们来说可能都是生活的大事。”黄晓蓉表示。
各部门接力排查噪音来源
在接诉的基础上,凌云街道城运中心第一时间介入,对工单进行研判、协调、派发,统筹居委会、水务、电力、物业等多部门,启动“快速响应+分类研判+全程追踪”的处理机制,推动问题闭环解决。
3月20日,电力公司现场检测,排除电表箱异常;3月21日,水务公司研判疑似水泵止回阀老化,建议更换;3月25日深夜,水务单位安排维修工人抢修水泵设备;后续又对排气百叶窗进行封堵处理,尽最大努力降低噪音扰民影响。凌云街道城运中心、梅陇十村居委会一直跟进水泵垫圈采购进度,并协同物业第一时间跟进维修,目前水泵已修复。
由于噪音断断续续,源头复杂,事件并没有一次性解决,但在12345平台的持续跟进与凌云街道城运中心的精准协调下,问题正在一次次被“敲准”、一次次被解决。期间,梅陇十村居委会工作人员多次上门查访,维修人员凌晨赶赴现场确认声源。张先生也主动配合录音记录声响频率,逐日向居委会反馈。
“基层治理最怕的,不是问题本身,而是‘冷处理’。只要居民有声音,哪怕只是一个轻微的‘嗡嗡’声,我们都要去听一听,看一看。”在黄晓蓉看来,这场关于“噪音”的对话,并非一场冲突,而是一次共同“调频”的过程。
经过整治,如今张先生的睡眠已改善了不少。这场普通的噪声投诉背后,不仅是12345热线发挥的桥梁作用,更是凌云街道城运中心调度统筹的协同效率,是基层居委会干部日夜奔走的默默守护。
记者:王薇
编辑:孙清渠
审校:韦丽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