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三农 > 文章详情

绿色品牌故事 | 谷满香:稻香溢奉贤,坚持绿色生态与品牌化发展之路

转自:上海三农 2025-04-14 19:18:27

一方水土育一方珍品,一片匠心铸就金字招牌。从崇明大米的清甜软糯,到南汇水蜜桃的馥郁多汁;从松江大米的地标认证,到马陆葡萄的科技赋能……在大都市的广袤田地里,上海农业品牌正用“绿色”与“安全”的双重基因重塑超大城市乡村振兴的底色。即日起,我们推出“绿色品牌故事”系列,看上海在都市与田园的共生中,书写农业品牌的时代答卷。  


在奉贤区庄行镇的广袤田野上,“谷满香”这个名字如同稻香般悠扬。从2010年创立至今,谷满香已从一个普通的粮食种植合作社,成长为一个集绿色种植、生态养殖、品牌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经营主体。

挑战:良种良法,坚持从田野到餐桌的高标准


万事开头难,成立之初,合作社就面临着许多挑战。如何提高稻米产量?如何保证稻米品质?如何打开市场销路等问题?这些都需要一一解决。


为此,合作社从源头抓起,精选优良水稻品种。他们引进优质水稻品种,通过不断筛选和提纯复壮,合作社成功种植出“沪早粳193”“沪软1212”“美谷2号”等一系列优良水稻品种。这些品种不仅产量高、品质好,而且口感极佳,深受市场欢迎。



不仅如此,合作社创始人、理事长陈嶔崎意识到,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必须依靠科技的力量。为此,合作社积极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奉贤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科研院所及农技推广单位进行党建结对,建立试验项目、示范基地,邀请专家上门指导,获取新的理念和技术支持。


为了践行水稻生态种植、绿色发展的理念,谷满香在种植过程中,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采用稻鱼共作等生态种植模式,让稻米在自然的滋养下茁壮成长,起到了“一田多用、一水多用”的效果,有效节约水资源,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陈嶔崎介绍,稻鱼共作模式不仅减少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还提高了稻米的品质和口感。


同时,合作社还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及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提高了土壤肥力和保水能力,整体提高了土地的资源利用效率。

品牌:品质优先,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


随着绿色生态种植的不断深入,谷满香着手品牌建设。陈嶔崎深知,只有打造出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品牌,才能将绿色、健康的农产品更好地推向市场,让更多的消费者享受到绿色种植带来的好处。


为此,合作社注册了“庄行谷满香”商标,将自家的稻米品牌化,并且通过注册商标,保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也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在品牌建设的过程中,谷满香始终坚持以质量为核心,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确保每一粒稻米都符合绿色、健康的标准。合作社还建立了完善的质量追溯体系,让消费者能够清晰地了解每一粒稻米的生长过程和质量保障措施。



同时,谷满香还积极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举办品牌推介会等方式,积极宣传和推广自己的品牌,探索线上销售渠道并与各大电商网络平台接洽,签订购销协议,在全区实体店、商超进行全面铺货。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谷满香的大米迅速占领了市场,并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为满足稻米生产的生态环保和食品安全的需要,2019年,合作社投资1350万元安装了日生产80吨的大米精加工设备一套,改建低温原粮仓库832平方米,新建成品低温大米仓库168平方米。


合作社坚持生态种植绿色发展,在取得生态效益的同时,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水稻较之前水稻种植亩销售增加约3600元,除去人工、肥料、管理等成本每亩约2000元,每亩净收入增加约1600元。

突破:有机认证来之不易


2022年,合作社151.8亩核心种植区的有机稻谷获得有机产品认证,拿到认证证书让陈嶔崎格外兴奋:“这张农产品有机认证证书真是来之不易。”


有机农产品认证,首先就对土壤有着苛刻的要求,因此从2014年起,合作社坚持抓好土壤保护、改良,不使用化学农药,减少面源污染,同时,做好农药、肥料科学使用及空包装的回收销毁,回收率达100%,改善了土壤通透性、土壤肥力和保水能力,整体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合作社选择使用太阳能杀虫灯、害虫诱捕器等绿色防控措施,同时,合作社放养赤眼蜂产卵,在田埂边种植香茅草、芝麻、毛豆、波斯菊等植物,用生物除虫、植物除虫、以益虫代替害虫等方法灭杀水稻害虫,在不施农药的情况下做到了对虫害的有效控制。


而在肥料的选择上,合作社坚持绿色有机标准,不使用化肥,改用成本更高的有机肥、蚯蚓肥、复合肥,这些绿色高效肥能够有效改良土壤、增强土地活力并最大程度减少污染。


合作社还积极推广种养结合模式,在稻田周围挖掘了一条水沟,并投入鱼苗,让鱼稻共生。陈嶔崎打了个比方:“给鱼在稻田里买了套‘商品房’,水里的鱼又充当着水质‘检测员’的角色,有助于种出绿色、生态的稻米。”这种水稻与鱼相互平衡的生态系统,为稻米的安全提供了保障,也提高了稻米和鱼的品质,让谷满香种出的有机大米更有底气。

荣誉:辛勤耕耘收获硕果累累


经过多年的辛勤耕耘,谷满香合作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今,谷满香合作社是上海市粮食作物绿色丰产高质高效创建示范点、上海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基地、奉贤区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区。近年来,合作社的“庄行谷满香”大米也深受市民喜爱,在各类品鉴评比中屡获殊荣,2020年至今连续4年荣获上海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优秀示范方评比“一等奖”;2022年获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有机食品优秀奖”;2022年上海地产优质中晚熟大米品鉴评优活动“银奖”;2023年上海市国庆大米评比品鉴会“金奖”;2023年上海地产优质中晚熟大米品鉴评优活动“金奖”等。


通过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合作社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销售量大幅度上升。2010年,合作社水稻种植面积1006亩,销售额486万元,利润7.3万元。发展到现在,合作社拥有水稻种植面积5850亩,2023年收购同类生产者粮食15220吨,销售额3813万元,利润128万元。同时,服务农户180多户,受托代销商品收入2391万元。

担当:投身公益事业,不忘乡村振兴重任


在“谷满香”品牌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合作社也始终不忘自己的社会责任,积极担当起助力农民增收的乡村振兴重任。


在新品种推广、土壤改良、施肥配方实验等技术培训时,合作社党总支书记曹引娣组织党员骨干参与,提高技术水平。同时,合作社对周边80多家大农户经常进行培训,提升新技术的应用能力。销售经理陈国兴发挥党员模范作用,学在先干在前,主动帮助兄弟合作社销售米糠80多吨。党支部还培养了5名年轻的新型职业农民为广大农户示范引领。


合作社先后成功推广了5个抗倒伏、抗病虫害的优良水稻新品种,并率先种植,再在农户中大范围推广,助力农户的水稻产量大幅提高,收入进一步增长。


合作社还把农业专家请来给农户们培训,将新品种、新技术等第一时间推广给大家。为了帮助经济条件较差,生活困难的村民,合作社将65岁以下且尚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残障人士作为优先帮助的对象,经过村委会统计后,全村符合条件的残障村民全部加入谷满香合作社,承担拔草、烘干等简单劳动,帮助他们重新走上劳动岗位,增加一份收入。


对于未来的打算,陈嶔崎表示,谷满香将继续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与交流,引进更多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支持。同时,还将积极探索更多元化的产品线和发展模式,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在品牌建设方面,谷满香将继续注重质量与安全,完善质量追溯体系,确保每一粒稻米都符合绿色、健康的标准。同时,还将加大品牌宣传和推广力度,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文:陈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