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在‘社区通’投票支持的垃圾房项目,3月底就落地了。”站在崭新的智能垃圾箱房前,宝山区淞南镇鹏程花苑居民刘先生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这个由居民线上投票选出的“头号工程”,在社区党组织统筹推进下,不仅根治了积存多年的卫生顽疾,更探索出“民意直通+党建领航+智慧治理”的社区治理新范式。
鹏程花苑作为建成二十余年的商品房小区,曾因垃圾分类问题饱受诟病。原有两个半封闭垃圾箱房因年久失修,沦为蚊虫滋生的温床;东侧二分类站点清运效率低下,夏季异味弥漫十余米,斑驳墙体与凌乱垃圾桶在改造前照片中触目惊心,成为与小区环境格格不入的“卫生死角”。
垃圾箱房整治前
依托“四百”大走访,年初“社区通”平台的民生项目票选工作中,居委会收集到15条改造建议,经线上投票,垃圾箱房改造以18.9%支持率当选年度“头号工程”之一。社区党组织牵头组织3场议事会,联合居民代表、物业、业委会共商方案,确保改造既解决现实痛点又具备前瞻性。
鹏程花苑社区党组织启动“红色聚力”工程,“三驾马车”联动镇城建中心、环卫所、技术部门组建专项智囊团,通过10余次实地调研,形成三大突破——空间重构:依据东侧箱房结构重新选址迁移至东围墙处,将二分类升级为四分类功能,增设防撞桩实现机动车占停问题,创新90度侧开卷帘门,提升清运效率;智能赋能:配备高清监控追溯投放行为,夜间照明系统服务晚归群体;功能融合:硬化地面铺设排水系统,加装不锈钢门与陶瓷洗手池,墙面打造分类知识展板,垃圾站变身兼具实用与教育功能的“文明窗口”。
垃圾箱房整治后
居民王阿姨感慨:“过去绕道走的地方,现在成了孙女学习分类知识的‘环保角’。”红白相间的垃圾房与小区景观巧妙融合,曾经的“卫生死角”蝶变为社区治理的“展示窗口”。
硬件升级只是起点,长效管理才是关键。社区组建有“橙马甲+绿马甲”的双色服务体系,实施“早巡晚查”制度。智能监控系统全天候监测,“橙马甲”的平安志愿者日间巡逻检查,“绿马甲”的保洁员高峰时段驻点指导解释,业主积极配合,共同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就像给小区请了24小时保洁管家。”业委会主任杨先生如此评价。
鹏程花苑正以智慧治理绣出社区更新“新图景”,“居民点单-居委接单-社区办单-群众验单”的治理闭环机制,既保留了商品房小区自治基因,又注入了智慧治理的新动能。当“党建红”引领“生态绿”,当居民议事机制遇见云端科技,这种以治理精度丈量幸福刻度的“鹏程范式”,正为基层治理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解题模型,在科技与人文的共振中,让社区温度可感、幸福指数可测。
通讯员:王宁帆
编辑:潘乔雨
资料:淞南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宝山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