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废城市”,是一种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也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2023年9月,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浦东新区“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提出了“到2030年,全区固废充分资源化利用,在全市率先实现固废近零填埋”的目标。随后,“无废城市”建设在浦东持续高标准推进。
为更好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浦东细化任务分解,近期印发了《浦东新区“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任务分工表》《浦东新区“无废城市”建设运行调度机制》《2024年度浦东新区“无废城市”建设重点任务清单》等文件,并制定了《2025年度重点任务清单》。
相关的法规政策体系也得到了健全。据悉,《上海市浦东新区固体废物资源化再利用若干规定》于2023年2月1日起施行,聚焦固废从源头分类到资源化再利用的全过程治理,加快形成与城市绿色发展相适应的固废处理模式,保障新区“无废城市”建设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是建设“无废城市”的主攻方向。新区在已基本实现固体废物全过程无害化的基础上,重点聚焦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努力拓宽资源化利用路径。
在固废源头减量方面,新区从能源结构、绿色设计和制造、绿色建筑、绿色农业、绿色生活等方面着手,包括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创建39家绿色制造示范项目和3家上海市首批碳达峰碳中和试点示范,设立全市第一家快递绿色试点网点,制定《浦东新区2024年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工作重点任务和分工表》等举措。
固废资源化利用也在稳步提升,涵盖工业固废、农业固废、建筑垃圾等。据介绍,2024年,新区2024年工业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57.9%,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8.0%,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9%以上,废旧农膜回收率达到98%,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8%,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7%。
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方面,新区不仅制定《浦东新区持续优化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工作方案》,让生活垃圾分类达标率稳定在95%以上,还全力推进可回收物回收体系信息化建设,积极推广“沪尚回收”公共服务平台,完成117个惠民回收服务点、3个示范型可回收物中转站建设,优化完善生活垃圾分类场景。
“无废城市”建设,离不开一个个“无废城市细胞”。新区印发了《浦东新区“无废城市细胞”建设评估管理规程(试行)》,目前已在园区、工厂、校园、医院、机关、快递网点6大领域,建设区级“无废城市细胞”40家,其中市级“无废城市细胞”4家。
推动“无废城市”从“建设”推向“建成”,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领域多、范围广、体量大。新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推进建设进程、跟踪评估、总结成效,提炼形成“无废城市”建设体系和有效模式的“浦东经验和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