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完整社区建设案例集(第三批)》,在全国层面确定10个完整社区建设样板。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南川园社区上榜,经验做法被全国推广。
2023年7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在全国106个社区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以来,各地聚焦为民、便民、安民服务,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及时解决居民反映强烈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在完善社区服务设施、打造宜居生活环境、推进智能化服务、健全社区治理机制等方面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经验,打造了一批完整社区建设样板。
第一批、第二批案例集分别于2023年12月、2024年6月印发。此前,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月安社区入选《完整社区建设案例集(第一批)》。目前,江苏共有2个社区入选完整社区建设案例集。
南通市崇川区南川园社区为何能成为全国完整社区建设样板?有啥可复制经验?
南川园社区隶属于南通市崇川区学田街道,占地约54公顷,辖区内住户2404户,常住人口5069人。下辖南川园新村、金鑫苑、圆融公寓、天虹公寓、鑫祥公寓、通明花苑和濠悦花苑七个居住小区,圆融中心、金融汇、天虹大厦三座商务楼宇以及圆融金鹰一座大型商业综合体。南川园社区辖区内小区建成时间主要集中于2000年前后,设施配套薄弱,社区养老、托育、公共活动场地等方面存在短板。
据了解,自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以来,南川园社区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加速优化社区服务能力;建成了商居一体党群服务中心、圆润网格党群服务站、江苏省首家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服务的24小时加油站、南通首家城管进社区工作站;成立物业服务社,牵头统筹推进小区物业服务工作;引入社会力量,完善功能配套,为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奠定了基础,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体检先行、精准施策。南通市出台《南通市完整社区建设标准(试行)》《南通市星级完整社区评级细则》,对南川园社区开展专项体检评估。在社区体检的基础上,南川园社区推行“设计师进社区”活动,探索运用“居民议事堂”“板凳会议”等多种形式的“社区工具箱”,让每一位居民都能参与社区建设策划。经过设计师策划、居民决议、区级决策等程序,建立了违建拆除、建筑外墙整治、最美回家路改造、文化休闲设施、体育健身设施、无障碍设施、“一老一小”社区配套设施、社区服务中心等八个方面整治提升项目库。
建设中,南川园社区从群众最关心的环境、安全、秩序等问题着手,对43幢老旧居民楼进行了全面升级。通过社区微更新方式,完善功能配套,补齐设施短板,新增非机动车棚,新增垃圾分类设施,预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线路。社区系统建设无障碍环境,拓展百姓家门口的绿色空间,以“水岸南川园”为主题,重塑社区内河道水系,打造“耕、渔、读、礼、染、诗、书、棋、画、乐”景观节点,建设滨水绿廊,因地制宜增设慢行步道、亲水平台和文化空间,提升生态空间品质,营造宜居环境。
聚焦“一老一小”重点群体,南川园社区结合城市更新行动,补齐社区服务短板,改造社区公园,开辟健身休闲运动场所。吸引家政、健康养老产业等项目落户社区,把养老、健康资源送到家门口。同时,联合南通大学医学院科研团队打造南川园社区控糖益生俱乐部,成立南川园社区联谊会,发挥会员特长,开展公益普法、心理咨询等多元服务。此外,将南川园21号楼改造为社区卫生养老综合服务楼,链接辖区高校资源,开设“妈妈放心班”,惠及群众600余人次。
社区统筹、市场运作。南川园社区统筹社区各类公有资源,通过腾退、置换等方式,优化设施功能布局。以场地“入股”,吸引民间力量参与,共建完整社区。通过“低偿+公益+市场”模式,与辖区商圈党建联盟单位合作,建设社区食堂,日均吸引用餐人数高达500人次,有效解决独居老人、双职工家庭、白领和新业态就业群体等吃饭问题。引进社区净菜超市,利用冷链供应网,将南通54个村的优质鲜菜直供老百姓餐桌。借助社会力量,打造“商居一体”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城市书房、共享路演大厅,实现“一站式综合服务”。
完整社区要建好,也要管好。南川园社区布设、整合各类智能设施,采集人、地、物等数据信息,并入智慧小区安防系统,接入现代化治理指挥中心。通过数字赋能提升社区管理的精度和准度,开发智慧社区移动小程序,提供线上服务并设置互动功能,为社区居民提供触手可及的数字化便民服务。
社区推进业委会(物管会)全覆盖,积极探索小区多元共治模式,通过“党建引领、公益为民、治理融洽、专业外包”的方式,组建物业管理委员会,将物业管理工作纳入基层社区治理范畴,推动小区物业管理与基层党建、社区治理融合共进。物业管理委员会根据小区管理现状,在业委会授权下,将多个小区绿化管护、水电维修、管网疏通等专业服务事项统一打包团购服务,为居民争取最大利益。区域内物业服务企业互助共享形成良性循环,不断提升居民满意度与幸福感。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