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中,核医学逐渐走进大众视野。近日,徐汇区融媒体中心特别邀请徐汇区中心医院核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周俊,为大家揭开核医学,尤其是放射性药物的神秘面纱。
核医学是利用放射性核素在人体内的功能性聚集分布,对疾病进行精准诊断和治疗的一门临床学科。其检查辐射剂量低,安全性高,且多为靶向检查与治疗。
核医学检查中用的“放射性药物”,如同 “自带信号灯或导弹的追踪器”。当医生给药物标记上极微量的放射性核素,注射到人体后,这些药物会精准地聚集到特定器官或病变部位。用于显像的放射性核素能发出微弱的γ射线,从而实现核医学“点亮”肿瘤或其他病变的精准显像;而治疗的放射性核素则会发出治疗良恶性病变的射线,就像巡航导弹一样,通过对体内病变进行精准打击,实现核医学的治疗作用。
那么,这些带有辐射的药物,会伤害患者吗?据周俊介绍,核医学检查的辐射不会伤害患者。“以一次肾动态显像为例,其辐射剂量大约相当于日常生活半年的本底辐射,完全在安全范围内。”医院还会通过锁好“精准用药”“快速排泄”“严格评估”这三把“安全锁”,确保患者辐射剂量安全。
专家特别提醒,特殊人群在核医学检查上仍需注意。除非遇到紧急情况,孕妇应避免核医学检查;儿童检查时,药物剂量会根据体重等因素精准降低;哺乳期妈妈在检查后,需要按照所使用放射性核素的10个半衰期来暂停母乳喂养。
“未来,核医学会更安全。”周俊介绍说,新一代放射性药物正朝着“更精准、更短半衰期”发展,比如镥-177治疗前列腺癌,能像“微型导弹”只攻击肿瘤细胞。与此同时,核医学领域的新技术持续迭代,在帮助减少药物使用剂量的同时,显著提升了显像清晰度。核医学得以用更小的代价,为患者争取更大的健康获益,让诊疗过程更安全、更高效。
记者:杨宜修、李希文
编辑:陈海笑
校对:耿洁玉
审校:韦丽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