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完整社区建设案例集(第三批)》,在全国层面确定10个完整社区建设样板。南通市南川园社区是江苏此次唯一上榜的社区,其经验做法向全国推广。这个社区何以成为全国“样板”?记者进行了探访。
4月15日下午,记者来到南川园社区,看到社区活动中心锻炼、休闲的居民成群结队,老年健康服务站内坐满享受康养服务的老人,到了饭点,社区食堂提供丰富的菜肴,方便居民就近就餐。在南川园社区,从就餐、运动、养老到托育,这些服务居民不出社区都可得到满足。
“起初没有食堂,如今有了3家食堂,我家每天都来换着吃,真是太方便了!”15日下午五点半,正在“南川食事”社区食堂打饭的居民宋杰说,中午他花15元购买了一份包含狮子头、炒豆芽、时蔬的一荤两素套餐,还为家中行动不便的老人打包了午饭,晚上准备再来,为即将放学的孩子买一份披萨作晚饭。
南川园社区开了3家食堂后,为社区居民省下大量买菜、做饭的时间。记者了解到,通过“低偿+公益+市场”模式,社区与辖区商圈党建联盟单位合作,建设社区食堂,日均吸引用餐人数高达500人次。
南川园社区隶属于南通市崇川区学田街道,占地约54公顷,辖区内住户2404户,常住人口5069人。下辖南川园新村、金鑫苑等7个小区,有圆融中心等3座商务楼宇,以及圆融金鹰1座大型商业综合体。这些小区建成时间主要集中于2000年前后,设施配套薄弱,社区养老、托育、公共活动场地等方面都有短板。
2023年7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全国106个社区启动完整社区建设试点。我省6个社区入选试点,南川园社区是南通唯一入选的社区。
完整社区不是在“一张白纸”上建设,如何建、补什么?南川园社区体检先行,聚焦居民“急难愁盼”,探索运用“居民议事堂”“板凳会议”等多种形式,让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策划,确立了违建拆除、建筑外墙整治、“最美回家路”改造、文化休闲、体育健身和无障碍设施建设、“一老一小”社区配套设施、社区服务中心等八个方面整治提升项目。
建设中,南川园社区从群众最关心的环境、安全、秩序等问题着手,对43幢老旧居民楼进行了全面升级。补齐设施短板,社区新增了非机动车棚、垃圾分类设施,预埋了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线路,拓展了百姓家门口的绿色空间。
缺乏“一老一小”配套,是很多社区遇到的难题。如何破解?南川园社区吸引家政、健康养老产业等项目落户社区,将21号楼改造为社区卫生养老综合服务楼,同时链接辖区高校资源,开设了“妈妈放心班”,惠及群众600余人次。
记者现场看到,总面积279平方米的“青果拾光”日间照料中心正进行整体改装的最后一步:加装无障碍电梯。社区负责人王毅介绍,该中心将交由社区引进的阳光养老集团专业机构运营,未来会开设健康咨询室、家庭医生室,为社区内老人提供专业、便捷的诊断、理疗服务。
“这早已不是社区内第一个老年人健康服务项目。”南川园社区党委副书记朱亮说,一年多以前,社区已陆续入驻京东健康旗下“京智依家”健康养老、南通大学医学院“控糖益生俱乐部”慢病管理诊断等项目。
按照南通市《完整社区建设标准》要求,社区内只需设置一个社区养老服务站,即可完成目标任务。“我们社区老年人口多,一家老年人健康服务站满足了‘指标’,却满足不了需求。”朱亮说,因此社区在引入第一家老年健康服务站后,陆续引入多个养老项目,满足社区老人提供更精细、全面的医疗康养需求。
经过两年建设,对照南通市《完整社区建设标准》24项指标,南川园社区已全部“达标”。“完成建设标准仅仅是一个开始,居民的幸福才是完整社区建设真正的‘指标’。”在南川园社区党委书记倪燕看来,南川园完整社区建设已从一开始“指标驱动”向“自发建设”转变,依托社区建设的商居一体党群服务中心,社区多次组织居民代表、物业公司和社会企业磋商会谈,各自提出需求,为社区功能更全面、更完整贡献各方力量。
“社区消费潜力巨大,要通过吸引社会投资不断完善完整社区建设。”南通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张海涛表示,南川园社区新型消费市场欠缺、社区空间不足等问题,依托南通正在编制的新一轮城市更新三年行动方案,社区将吸引更多社会企业“自发”投资建设完整社区,使社区消费更多样化更具活力。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周楠 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