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当前,中国AI产业正经历着从技术突破的单点爆发转向系统级的生态重构。
去年以来,国家持续强化顶层设计,首次将“人工智能+”行动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当年,中国AI行业市场规模达7470亿元,同比增长41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
日前,2025全国企业“人工智能+”行动创新案例百强榜单出炉,江苏11家企业入选,其中,南京5家,入选数省内最多,苏州4家,无锡、盐城各1家。
据了解,该榜单由中国科学院主管、科学出版社主办的商业期刊《互联网周刊》联合德本咨询、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共同发布。
榜单旨在通过遴选在人工智能应用领域达到经世致用效果的成功案例来展示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成果,彰显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力对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推动所作的积极贡献。
此次江苏入选企业达11家,从入选企业所在城市,也可管窥省内AI产业的发展情况——
南京作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正持续挖掘并培育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选树一批AI技术与产业融合的标杆案例,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范本,加速AI产业生态繁荣,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千行百业,入选企业数量也最多。
创新案例包括浩鲸云计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中国移动某省级公司打造的“AI赋能智慧标书应用革新,助推企业移动质效双升”项目,南京维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雷利智能工厂,润和软件为社区政务打造的政务服务软硬一体机,亿嘉和为国网苏州供电公司打造的全电共享电动汽车充电机器人系统,江行智能为大唐陕西彬长电厂打造的烟霞光伏电站“无人值守”场站。
苏州正在努力建设“人工智能+”城市,加快打造全球具有领先地位的“智造之城”。2024年,苏州人工智能产业营收超2300亿元,核心企业达667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已超2100家。
此次苏州入选企业中,友达数位科技服务(苏州)有限公司的“人人都是模型应用者”AI人才培养项目,凯美瑞德(苏州)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某股份制商业银行提供的VIVA金融市场智能决策分析平台,智加科技为中国邮政南京邮区中心打造的邮政EMS量产自动驾驶重卡运营专线,九识智能打造的佳通轮胎无人配送业务,代表了“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落地的丰富场景。
无锡作为制造业重镇,瞄准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创新智造强市,以“人工智能+”行动赋能制造业蝶变,推动制造业迈向全方位、深层次智能化转型升级新阶段,助力构建现代化、智能化的产业体系。此次江苏软通天擎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榜上有名。
此外,位于盐城的农信数智也凭借为江苏尚宝牧业猪场提供的猪联网智慧养殖解决方案而入选,展现了当地贯彻落实“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推进人工智能场景应用推广的成果。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付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