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东方教育时报 > 文章详情

秀一把我的体美劳 | 在行走中迸发劳育智慧,上海市杨浦初级中学学生为长阳路桥交通改善提建议

转自:东方教育时报 2025-04-16 16:30:56

编者按:2025年2月召开的上海市教育大会指出,要深化素质教育,健全全面培养体系,加快补齐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短板,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即日起,本报开设“秀一把我的体美劳”专栏,着重介绍本市各中小学在推进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方面的创新探索。让广大家长学生走进学校,看到学校践行五育并举的建设成果。

“上下学途经长阳路桥时,经常遭遇堵车问题。”学生们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的共性,经过实践调研,提出了“改善长阳路桥的通勤环境”的建议。促使这份提议诞生的,是上海市杨浦初级中学开发的劳育课程——何以杨树浦行走课程。

“生活本身就是跨学科学习的过程。”学校教导主任、科技总辅导员、理科综合组教研组长严皓是该课程的主导开发者。他介绍,课程面向六至八年级学生,以杨浦区内的特色桥梁为教学核心,融合了多学科知识体系,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更直观地学习和探索。

校长杨炯表示,课程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也为学生搭建了一个真实平台,引导他们发现并尝试解决生活中的痛点问题,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养成的同时,也实践了"人民城市人民建"理念。

走访长阳路桥前期理论课

2024年1月,围绕长阳路杨树浦港桥拥堵现状,师生经过细致策划,一起去现场开展调研。他们测量长阳路桥的长宽,测量河道宽度,采集河水样本,观察记录周围植物分布,统计路口交通通勒强度等。

学生采集杨树浦河水样

学生们发现,实际情况与前期设想有很大出入。有学生原本预想用手机地图定位测距来测量桥梁长度,实际中发现距离太近误差很大,于是灵机一动,向负责取水的同学借来绳子进行测量。一组学生本想用走路测步数的方法测桥长,结果在现场发现了更简便的方法,利用几辆共享单车首尾相连就完成了任务。

学生测量相关数据

除了实践调研,学生们还了解了杨树浦港桥历史和杨浦区百年工业崛起的历程。他们发现,老桥已很难适应日益庞大的城市体量,亟待进行旧桥改建。学校STEM特色课程“桥梁设计”和“水净化”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也在制订解决方案中发挥了大作用。

严皓的物理课

在协助学生寻找问题解决方案时,教师们也不断提升着教学思路和方法。有学生提议使用激光测距仪来测量桥梁的跨度,这一想法虽科学可行,但购买设备成本较高。严皓寻求数学老师协助,学生们最终设计出了一套利用普通激光笔和三角板等简易工具测量河道宽度的方法。

“真的是实践出真知。学校从六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品质,劳育不是简单的动手操作。“杨炯感叹,学生的劳动能力在真实情境中得到历练和迁移,学生也从中增长了社会经验。

走访长阳路桥

最终,师生们用6个月形成了解决方案报告,并根据报告给上海市市长写了一封建议信,信中表达了师生对生活环境改造的美好期待,希望为城市建设尽自己的一份责任。本次课程的主题项目“初中物理跨学科实践导向下 STEM桥梁设计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作为杨浦区级课题被立项,系列课程其中一节入选了杨浦区"劳动教育精品课”特色课程。

七(4)班金意辰说:“作为杨浦区居民,我深感肩负的社会责任。只要每个人用劳动和智慧去努力,就能让城市变得更加美好,真正实现'人民城市人民建’的美好愿景。”

图片由学校提供

轮值编辑:徐瑶君

东方教育时报微信号DFJYWX
分享:请点击手机屏幕右上角

关注请点文章主标题下“东方教育时报

或查找搜索公众账号

=== 从教育的视角看社会 | 从社会的视角看教育 ===

视角看社会 | 从社会的视角看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