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交汇点 > 文章详情

创新“标准地”出让 推广“产业上楼”,江苏国家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再创新高

转自:交汇点 2025-04-16 18:06:19

交汇点讯 江苏是开发区设立最早、数量最多、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之一,如何从粗放型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记者4月16日从江苏省自然资源厅新闻发布会获悉,我省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完善制度机制,持续深化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取得了显著成效。在自然资源部最新发布的《2024年度国家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监测统计情况的通报》中,江苏国家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再创新高,在全国工业主导型开发区排名前10强中,江苏占据9席,前30强中,占据24席。核心指标位居全国前列,生动展现了“向存量要空间、向集约要效益”江苏实践成果。

江苏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成效显著。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开发利用处处长鲍志良介绍,根据监测统计结果,我省国家级开发区土地开发率(指开发区批准范围内已达到供地条件的土地面积与除不可建设土地以外的用地面积之比,反映开发区批准范围土地的开发状况)94.38%,高于全国平均2.5个百分点;土地建成率(指开发区批准范围内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与已供应国有建设用地面积之比,反映开发区批准范围已供应国有建设用地的建成状况)94.69%,高于全国平均1.9个百分点;工业用地率(指开发区批准范围内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中的工矿仓储用地面积与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之比,反映开发区批准范围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中的工矿仓储用地的比重)68.63%,我省工业主导型国家级开发区的工业用地率高于全国平均21个百分点,凸显了开发区作为产业发展集聚区的重要功能。在土地利用强度方面,开发区综合容积率(指开发区批准范围内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上的总建筑面积与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之比,反映开发区批准范围内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的综合利用强度)1.19,高于全国1.06的平均水平;建筑密度(指开发区批准范围内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上的建筑基底总面积与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之比,反映开发区批准范围内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的平面利用状况)50.13%,显著高于全国33.87%的平均水平。在土地利用效益方面,包括投资强度、地均产出等,也远高于国家平均水平。

节约集约利用推动高质量发展。面临资源约束、生态管控和环境容量等多重压力,江苏开发区坚持创新驱动,多措并举推动土地集约利用和产业转型升级。

加强规划引领,做好要素保障。江苏始终坚持规划先行与政策赋能相结合。近年来,我厅通过强化国土空间规划统筹,以“产业更集聚、配套更完善、链条更优化、配置更精准”为导向,推动开发区空间布局提档升级。

优化用地政策,支持产业发展。开发区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战场和国土空间价值提升的重要载体,江苏聚焦支持产业发展,形成了一揽子支持政策,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强化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持续推动全省经济回升向好的通知》,为产业项目落地提供用地支持政策。创新推行“标准地”出让、产业链供地等模式,推广“产业上楼”,支持土地混合利用和用途合理转换,探索产业链用地整体供应,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了坚实支撑。三是鼓励盘活存量,提升用地效益。江苏率先在全国启动产业园用地提质增效行动,构建起“调查评价+规划引领+项目管理+政策保障”的全链条工作机制,通过“空间扩容、盘活焕新、集聚发展、功能提升”四大模式,全省开发区实现了从粗放型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这一实践不仅得到了自然资源部的肯定与推广,去年被省委改革办评为全省“制造强省”建设改革创新典型案例。

新华日报 交汇点记者 丁蔚文 姚政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