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地铁shmetro > 文章详情

从进站到乘车:布局、导向、安检优化升级,提升乘客出行体验

转自:上海地铁shmetro 2025-04-16 18:14:01

【信源】集团党建工作部
【编辑】Calvin_J、吴侃俊
【本期责编】蓝爸爸
【本期编审】Shining灵感

近期,上海地铁积极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聚焦市民乘客出行需求,在运营能力提升方面持续发力,通过一系列优化举措,为市民乘客打造更加便捷、高效、舒适的出行之体验。

布局优化:科学调整,畅行无阻

陆家嘴站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枢纽,承载着巨大的客流压力。为有效缓解客流压力、提升乘客出行体验,运四公司对陆家嘴站进行了全面的站厅布局优化和设施设备升级。前期改造完成后,车站同步增派人员进行保驾,确保各项设施设备正常运行。

在清明假期等客流高峰时段,车站根据客流实际,及时调整双向闸机进出站模式,有效提升了乘客通行效率。改造后的2号线陆家嘴站,两台无障碍电梯实现了乘客自助使用,可分别往返于站厅至地面、站厅至站台,无需工作人员开启,并增加了辅助信息带,为携带大件行李、推婴儿车和使用轮椅等特殊需求的乘客提供了极大便利。

同时,车站还增强了保驾力量,在售票机、进出站闸机、服务中心等关键点位增派工作人员引导乘客,及时为有需要的乘客提供帮助,保障现场秩序平稳有序。对出入口等重点区域增加人员巡视频次,加强人工广播,做好出行安全提示,多管齐下保障节假日车站运营安全。

不仅如此,为更好满足乘客便捷出行的需求,车站还结合前期导向标识整改工作,在214号线换乘陆家嘴站和进出站检票等各类导向处添置灯箱式辅助信息牌、重要地标位置灯箱等,为乘客出行提供精准指引。在服务中心、行李寄存柜设置悬挂导向,四面环绕,方便乘客在不同方向均能发现服务设施的位置,便于乘客前往办理业务。

导向升级:清晰指引,一目了然

车站付费区内导向标识的设计,直接关乎乘客出行体验。在Y型线路分岔点、客流量巨大的10号线龙溪路站,此前导向标识内容繁杂、大小不一的问题曾让不少乘客“迷失方向”。为切实解决这一难题,提升车站整体导向质量和视觉效果,10号线“盲童领路天使”服务团队深入车站收集乘客建议,并结合站内实际状况,对费区内张贴物进行全面梳理完善。

经过多轮研讨与精心规划,团队重新设计了站内个性化导向标识。新的导向标识在设计上更加简洁明了,统一了尺寸规格,选用醒目的色彩和清晰的字体,充分考虑乘客的视觉感受和行动路线,确保乘客在匆忙的行程中也能一眼捕捉到关键信息。同时,根据Y型线路分岔的特点,在关键位置增设了详细的列车开行方向指引,极大地减少了乘客的疑惑和问询。

安检改造:提速增效,安全有序

江苏路站位于江苏路愚园路路口,作为2、11号线的换乘车站,周边汇聚了众多商务区、居住区和多处网红打卡景点。晚高峰时段进站客流集中,其中7号口作为邻近愚园路口的主要入口,长期面临乘客排队等候安检时间过长的问题。为有效缓解这一状况,2号线管理部深入现场进行实地勘查,积极采取优化措施。

此次改造,将安检仪与监视屏分开设置,并开辟出一条仅在晚高峰时段开启的“分流通道”。这条通道专为晚高峰时段的客流分流而设,通过重新规划安检布局,原本局促的空间变得开阔有序。安检机原本晚高峰两名安检员在新布局情况下分两侧站立,分别负责引导乘客快速通过安检。在不增加安检仪的情况下,通过这一“小改变”带来了“大便利”,大幅提升了整体的通行速度,使得人员流动更加顺畅。

未来,上海地铁将继续倾听乘客声音,不断优化站内设施、提升服务水准、强化安检,以提升运营能力为核心,让每一位乘客都能享受到更加优质、贴心的出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