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缓拉开折叠床,盖上小毯子,周遭的一切喧嚣都渐渐远去,宁静中只有轻柔的呼吸声。眼皮一沉,意识滑入柔软的黑暗。这幸福的午休时间,为下午的工作充电续航。
午睡用的折叠床,一般采用软质布料及金属框架,无法达到普通硬质床的支撑性和稳定性,使用后易出现床面塌陷。
折叠床的床垫一般较薄,枕头较小巧,这也导致身体整体受力不均,容易出现腰背酸痛,严重的会诱发颈椎病或腰椎间盘突出。
折叠床的空间狭小,无法频繁翻身更换姿势,易出现血液循环不畅,醒来时手脚发麻。
天气炎热时,不透气的床面材料会导致出汗增多,严重时出现湿疹;天气寒冷时,单薄的床垫及毯子则容易让人着凉。
图片来源:千图网
颈部前屈,将脑袋枕在手臂上,有时还会面部朝下。弯着身体时,午饭的食物还未完全消化,一边打着嗝一边入睡,不仅很难入睡,还会流口水影响形象哦。
趴在桌上午睡,可能是众多午睡者的常用姿势。
趴睡时,由于颈椎动脉被压迫,减少了流向眼部的血液,因此眼部的供血受到影响,且眼球受压,容易导致眼压升高,也可能压迫视神经、动眼神经,导致视力模糊。
头部前倾,容易压迫颈椎,长期可能引发颈椎病,而午睡时脊柱的弧度不自然,增加了腰椎和胸椎压力,也会导致腰背疼痛。
头部的压力压迫手臂的血液循环,醒来后容易手麻,久而久之会出现手臂肌肉及筋膜紧张,而面部皮肤长期受到挤压,也会出现面部浮肿及皱纹。
趴睡时,因体位导致肺部扩张的空间狭小,容易出现呼吸不畅,也会影响胃部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出现胃食管反流、胃胀气的情况。
各位午休时,是否也解锁过在办公室坐着“仰天长睡”的神奇姿势?脖子后仰如天鹅望月,嘴巴微张似等待投喂,口水悄然浸湿工牌,这种睡姿虽能短暂充电,却可能让身体默默记账。
仰睡时,头部没有良好的固定支撑,容易发生颈椎周围的肌肉僵硬劳损,起来时出现类似“落枕”的现象,更会加重脑供血不足。
颈部的过伸位,会加重舌根后坠或呼吸暂停,因此仰睡的姿势不适合平时打鼾或肥胖的午休者,可能出现气道的狭窄和阻塞。
仰睡会影响食物在胃部的消化,导致食物滞留,引发胀气或食欲下降。
暗黑“三件套”——在眼罩、口罩、毛毯的“加持”下,午睡就像开启了一场暗黑冒险,蜷缩在工位的某个角落。午睡界的暗黑侠,一个被午睡治愈的人,带着满满的能量。
环绕睡的午休者,讲究睡时的遮光与安全感,用眼罩、口罩将面部遮住,但眼罩佩戴过紧或时间过长,会导致眼周血液循环不畅,周围皮肤压痕,严重时可能引发角膜水肿、眼压升高。
眼罩若材质不佳,还可能诱发接触性皮炎,加重干眼症,出现适应光困难的情况。
佩戴口罩午睡,容易加重打鼾和呼吸不畅,口罩湿热的环境会滋生细菌,加重咽喉炎、鼻炎的症状,对于睡眠呼吸暂停和呼吸道疾病患者,不建议佩戴口罩午睡。
毛毯在口罩、眼罩的基础上使用,容易加重呼吸困难,导致缺氧。
除了各种午睡睡姿大赏,总有一群人悄悄离开办公室。他们走进没有天花板的地方,或漫步公园或闲逛街区,在“公园20分钟效应”里暂时逃离繁忙的工作,忘掉烦恼,享受午间片刻闲暇。
中午时分,紫外线辐射强度大,尤其是UVB中波紫外线,主要作用于皮肤表层,容易导致皮肤晒伤,可能出现发红、疼痛、肿胀,严重时会起水疱、脱皮。
过强的紫外线,也会损伤晶状体蛋白,形成白内障或视网膜病变,出现畏光、流泪等情况。
午餐后,身体的血液大部分聚集在胃肠道,以促进食物消化和营养吸收,此时若立即散步,身体会将血液重新分配至四肢肌肉,导致消化不良。
对于工作强度较大或夜间睡眠不足的工作者,午睡的缺乏,容易导致下午工作时注意力不集中,疲劳的累积会引起焦躁、易怒等情绪波动。
午睡宜“短而精”:时间宜安排在午餐后半小时再入睡,时长控制在15—30分钟。
姿势:尽量选择四肢可自然舒展、头颈和腰部有支撑的体位,也可借助U型枕等工具进行支撑。
环境:选择光线较暗、较为安静的地点。
醒来后:可静坐5分钟,逐渐适应光源,缓慢走动及喝水,加快进入工作状态。
编辑:叶芳芳
审校:韦丽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