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女性 > 文章详情

67岁老人持续高烧半个月,全身剧痛!竟与小猫有关?

转自:上海女性 2025-04-16 18:42:51

67岁老人持续高烧半个月,体温飙至39℃伴全身剧痛,上海专家揪出罕见元凶——竟与家中三只猫咪有关?


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这次发烧不太一样

不久前,上海67岁的李先生被一场怪病缠上。

一开始,李先生就觉得身体不对劲,喉咙疼得像被刀割一样。他寻思可能就是普通感冒,就在家吃了些感冒药,可谁知道,嗓子依旧疼痛难忍,在社区医院折腾了一番没见好转。

随后,李先生的情况越来越糟糕,什么东西都吃不进去,还发起了高烧。这发烧和平时完全不一样,上午还好好的,一到下午体温就开始飙升,晚上能烧到 39 度,整个人浑身止不住地颤抖,骨头缝里都钻心的疼。

实在扛不住了,李先生去了一家大医院,也没查出什么原因,病情毫无起色,连药都吃不进去,连续20余天发热,身体虚弱到了极点。

3天明确诊断


李先生来到了瑞金医院,感染科的陈立畅医生接诊。陈医生仔细查看了李先生的病史,又听他讲完发病过程,心里有了判断:

李先生发热已经三周多,且体温一直39℃,还伴有咽痛、吃不下饭、恶心呕吐的症状。但血常规各项指标正常,之前用的常规抗感染药也没效果,虽然外院胸部 CT提示有局部肺炎,但这显然不能解释持续的发热。


陈医生意识到,这是典型的 “发热待查”。

在医学术语上,“发热待查”是指发热时间持续3周以上,体温大于38.3度,经过一周以上完整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常规实验室检查后,不能明确的病例。


于是,李先生住进了瑞金医院,接受全面的检查。


入院当天,感染科的史冬梅主任医师就急忙赶来。史主任看了李先生的病情,结合入院后腹部B超上肝门处有2cm-3cm左右肿大的淋巴结,就初步判断感染了不常见的病原菌可能性大,但前提要排除肿瘤及其他风湿性疾病引起。必须尽快做骨穿、NGS、PET这些检查。可李先生的儿子很不理解,“爸爸都发烧近一个月了,怎么不赶紧用药,做这么多检查有什么用?”


史主任理解家属的担忧,便耐心地和他们解释,经过一番沟通,李先生的儿子终于同意了检查。

第二天,李先生做了骨穿,初步报告显示,”炎性细胞反应表现,未见恶性组织细胞。这让大家稍稍松了口气,但真正的病因还未找到,史冬梅主任和团队将目标锁定住了感染,到底是啥病原菌,骨髓NGS快速诊断是接下去的希望。


第三天,转机终于出现!病毒实验室传来消息:找到了汉塞巴尔通体序列。

竟是“爱宠”惹的祸

什么是“汉塞巴尔通体”?李先生一头雾水,纳闷自己怎么感染了这个奇怪的菌?
史主任询问李先生家里有没有养宠物,李先生说养了3只猫,是从过道上捡回家的,养了快3年了,没有打过预防针,也没有做过驱虫。这下,病因对上号了。史主任断定,李先生得的是“猫抓病”。“汉塞巴尔通体”就是从猫身上感染的。


医生们当天就调整了用药,用上米诺环素和阿奇霉素来对抗感染。

药用上了,但李先生心里也犯嘀咕,自己养的猫是小区楼栋过道里的,看着可爱就养了起来。他老婆每天和猫接触的时间比自己还长,怎么就没生病呢?

想来想去,他觉得可能是那段时间自己太累了,人一累,免疫力就下降了,这 “小怪兽” 汉塞巴尔通体就趁机找上门来。他老婆之前也发过烧,不过后来自己就好了。


本以为事情逐渐向好,可新的状况又出现了。

PET报告提示李先生多处淋巴结高代谢,有可能是恶性疾病。经过介入科的吴志远主任的会诊,大家研判认为,猫抓病也会出现类似 “肿瘤” 的表现。这是因为汉塞巴通体通过淋巴系统扩散,可导致局部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等。而李先生用了抗生素后,热峰已经开始下降,于是决定先继续观察,通过后续复查看看淋巴结大小的变化,暂时不做淋巴结穿刺。


在使用了有效的抗生素4天后,李先生的体温基本恢复了正常。接下来,他只需继续接受抗生素治疗,逐渐把药物调整为口服,总疗程差不多3周,就可以出院了。

看着李先生的病情逐渐好转,家属们也从一开始的不理解,变得心服口服。李先生的儿子不停地向医生们道谢,逢人就说,果然是瑞金医院的医生,这医术真是没话说。


啥是“猫抓病”?


最后,给大家科普一下“猫抓病”

猫抓病(cat scratch disease,CSD)又称“猫抓热”,简单说就是汉塞巴尔通体等病原体经猫抓伤、咬伤、甚至猫蚤叮咬后侵入人的身体,导致自限性的局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的感染性疾病,有极少数的患者症状会比较重,比如李先生这个病例。


大约40%的猫在它们生命中的某个时期携带汉塞巴尔通体,大多数感染的猫没有任何生病的迹象。那么, 人是怎么感染猫抓病的?


1. 当被感染的猫咬伤或抓伤人的皮肤;


2. 当被感染的猫舔舐你的伤口或粘膜(比如口、眼部位);


3. 人被携带汉塞巴尔通体的跳蚤虱子咬。


所以,养猫咪的家庭要定期给猫咪做体检、打疫苗、驱虫。还有,家里有小孩的话,更要多注意,因为小孩免疫力相对弱一些,更容易被感染。


赶紧提醒一下
家中养猫的朋友吧!

来源:新民晚报

戳这里为我加颗小星星⭐️


公众号一言不合就改版,

“星标”我才能更方便接收消息哦。

现在只需三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