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交汇点 > 文章详情

世界嗓音日丨关注你的“第二面容”,专家支招科学护嗓

转自:交汇点 2025-04-16 19:33:13

从老师的课堂金句、歌手的动人歌声,到普通人一句“早安”……嗓音,是我们连接世界的纽带,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被称为人的第二面容。

4月16日是世界嗓音日,这个听起来“会说话”的节日,让人们更加关注如何用嗓?保护嗓子该做哪些?专家提醒,声音嘶哑、发音疲劳、咽喉疼痛等症状若持续两周以上,应及时就医、切莫大意。

谁的嗓子在“过劳”?及时休息很重要

“万万没想到,小小嗓子居然造成这么大影响。”刚刚做过声带手术的汽车销售经理小文深有体会。常年靠嗓子与人打交道的他,今年2月突然感觉嗓子不适、声音嘶哑,“当时根本没当回事,心想嗓子不舒服能有啥大毛病,就简单吃了些润喉糖之类,拖着拖着只能上医院做手术了。”其实,像小文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教师、歌手、主播、销售等更是嗓子疾病的高发人群。

何双八为患者进行手术 “不难想象,教师、主播等职业因为每天要长时间说话,嗓子出现毛病十分普遍。而正在上学的儿童跟老人,其实也容易出现嗓子问题。”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医院院长、主任医师何双八告诉记者,孩子们在读课文时,经常会大声诵读,精气神儿有了,可是声带会受不了。老人则因为年龄问题出现全身机能的下降,此时声带也可能会萎缩。

“值得提醒的是,肥胖人群嗓子也容易出现毛病。”何双八解释道,肥胖会出现咽喉反流的情况,从而导致咽喉或者声带出现病变,比如声带水肿、炎症等。

嗓子不是机器,适当休息十分重要。何双八提醒,嗓子用了一段时间后,要及时休息,让声带得到适当放松,“一个人连续用嗓子最好不要超过两个小时,当你感觉嗓子不适、有疲劳感时就要停止用嗓。平时也要多喝水,嗓子需要水分的滋润,才能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

AI精准助力,护好“第二面容”

随着科技进步,人工智能(AI)技术用于保护和治疗嗓音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何双八表示,AI将是未来研究嗓音、治疗嗓子的一个趋势。“举个例子,我们将某人声音进行录音,再通过AI对声音进行分析,系统会初步判断这个人的声带是否有问题,并且能够起到预警的作用。”

何双八为患者检查声带病症 “除了预警,在术后患者的发声训练以及语言康复的治疗中,AI技术也可起到一定作用。”何双八告诉记者,利用AI可以纠正人们发声的短板或错误,以达到正确的发声,也减少了患者在康复训练中的人工投入。

何双八提醒,AI只是辅助工具,平时还是得多留心嗓子情况,如果长时间不舒适,需要及时就医。“如果遇到长时间,比方两周或者两周以上出现嗓子嘶哑或其他不舒服状况,建议立即就医,早期治疗早期干预,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科学护嗓很重要,胖大海、罗汉果吃出“金嗓子”

嗓子是纽带,保护很重要。如何科学护嗓?何双八表示,平时就要养成一个好习惯,比如多喝一些温开水,保持声带的湿润,同时避免喝一些刺激性的饮料,比如咖啡等。

“如何说话也很重要。我们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发声习惯,比如说话,一定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讲,合理利用胸腹呼吸,而不能两句并一句,不仅事情说不清楚,声带还容易受损。”何双八建议,平时若是偶尔出现声带不适的症状,可以适当地吃一点含片,还可以喝一些水果茶,比如金银花茶、胖大海、罗汉果等等。

护嗓小贴士:

记住这些“润嗓密码”,吃出“金嗓子”:

晨起一勺蜂蜜,给声带涂上“保护膜”;银耳雪梨羹,黏稠多糖能修复黏膜“小伤口”;罗汉果泡水,天然甜味剂代替冰奶茶。

当然,也要提防嗓子最怕的“刺客”:

麻辣火锅+冰啤酒,冰火两重天让声带“裂开”;烟酒二重奏,酒精脱水、烟雾灼伤,声带秒变“枯树皮”;清嗓强迫症,咳嗽清嗓就像用砂纸擦声带。

练习小技巧

晨起练习“唇颤音”(嘟唇发“bū”音)增强声带弹性;

睡前进行“颈部拉伸操”,缓解咽喉肌肉紧张。

护嗓食谱:

银耳百合羹:银耳15g+百合10g+冰糖适量,炖煮30分钟,滋阴润燥;

川贝炖雪梨:雪梨1个+川贝粉3g+蜂蜜,清热化痰,适合慢性咽炎人群。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罗鹏 孙骏